2004年,教育部发布《教学要求》,以适应新需求,对四级和六级考试进行改革,旨在评估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改革从2005年至2007年逐步实施,涉及听力、阅读、词汇语法、翻译和口语等领域。2007年起,新四级与六级全面启用,口语考试也进入研究阶段,重点在于衡量应用能力并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
考试大纲中,听力占比35%,包含3篇短文的听写,每篇15秒,测试词汇至语篇层次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占35%,包括仔细阅读的多项选择题和选词填空/简答题,以及快速阅读,考察略读和查读技巧,共计1000词。完型填空占10%,注重全面语言理解。写作与翻译占20%,写作部分要求120词且无严重语法错误,汉译英部分需符合英语语法。
四级考试关注语言技能,如听力理解需要掌握主旨大意、细节等,阅读理解涉及深度和快速阅读,写作与翻译考核书面表达和语法正确性。选材原则源自英文原版,覆盖广泛领域,难度适中。改革后,考试结构包括笔试(听力、阅读、写作、翻译)和口语,考试目标是全面评估应用能力。
在六级考试中,听力理解侧重中心思想、细节和隐含意义,阅读理解要求理解词义、句间关系和篇章结构。写作部分强调思想表达、篇章组织和语言运用,翻译则考核词汇和语法运用。考试采用标准相关-常模参照计分,总分范围在220-710分,高于220分的考生将收到成绩报告单。
扩展资料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简称CET)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四级为基础要求,六级为较高要求,四六级考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