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红花岗区文化发展

admin

红花岗区的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展现出极强的包容性。早在汉代,舍人已担任犍为郡文学卒史,为《尔雅》注解做出了贡献,成为"汉三贤"之一。牂柯地区的名士尹珍和盛贤也分别师从许慎和司马相如,对汉学和文学创作有所建树,尹珍更是贵州教育的先驱。南宋时期,冉从周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进士,开启了贵州科举的新篇章。

沙滩,这个位于新舟镇禹门的美丽地方,因乐安江的滋养而得名。明万历年间,黎氏家族在此耕读传家,孕育了王青莲、黎恂等进士,其中郑珍和莫友芝凭借扎实的汉学功底,编纂的《遵义府志》被誉为"天下府志第一",他们在文学和学界声名鹊起,被誉为"西南硕儒"。黎庶昌作为外交家,为我国文化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遵义历史上人才辈出,共有59名进士、363名举人,以及武进士和武举人。子尹路的郑莫祠见证了乡贤们的美德,成为了遵义独特的文化景观。民国时期,卢葆华、蹇先艾等文人以他们的作品推动了遵义文化的发展,卢葆华的小说《抗争》更是贵州文学的佳作。浙江大学的迁遵办学,以及进步文人的活跃,如宦乡、陈沂等人,都对遵义的文化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放后,遵义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军旅作家傅泽、小说家石果、诗人谬公弦和李发模等人崭露头角,杂技艺术也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些杰出的文化贡献者和成果,共同书写了红花岗区文化发展的辉煌篇章。

扩展资料

红花岗区是贵州省遵义市下属的一个市辖区,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政府驻地,是遵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有汉、苗、仡佬、土家等民族,以汉族为多,总面积595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63.42万人。红花岗区辖8个街道、8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路,邮编:563000。代码:520302。区号:0852。拼音:Honghuagang 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