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老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武大牌坊。这座有着20年历史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武大时必留影之处。然而,昨日下午2点,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这座牌坊仅用2分钟便消失在了废墟之中。
学生们纷纷上前,举起相机拍照留念。他们感慨,这座牌坊承载着他们对武大的记忆,现在却物是人非。吴天文,一位测绘专业的2010级学生,回忆起3年前父亲从兰州送她来武大,第一次见到这座标志性门楼,兴奋之下和父亲互相拍照留影,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朱焕桓,一位03届武汉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得知门楼即将被拆除,立刻从单位赶来,但终究没能见到耸立的门楼。他找到一块大理石碎片,上面有一个“武”字,准备拿回家收藏,却因重量太大而放下了。他希望收藏一点牌楼的碎片,作为纪念。
一名骑自行车的大学生将这块“武”字抱起放在自行车后座,朱焕桓来不及招呼,男生便消失在人群中。负责拆除牌楼的张先生对此感到好奇,无法理解学生们为何如此珍视废墟。
武大最早的牌坊,位于街道口劝业场,建于1931年,为木制结构。随后,由于龙卷风和时代变迁,牌坊被毁,并在原址建造了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华诞,武大再次兴建新的大门牌坊,于1993年教师节前建成。此次拆除的,即是这座仿造的牌楼,它区区20年,不属于历史保护文物,没有任何文物价值。
扩展资料
武大早期建筑群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包括工学院、图书馆等15处26栋建筑,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