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在讲各种各样的课,演讲能力还算可以。但是其实,我原来是一个非常怯场,非常害怕上台的人。
记得在成为老师之前,原本的单位,让新来的人都去参与一个演讲的活动。其实我一开始真的很抗拒。演讲,不就是相当于出丑吗?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而且是诗朗诵,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也不记得具体是什么,当时是觉得心惊胆战的,一遍又一遍的复述,可是还是觉得惨不忍睹。上台的时候,我感觉好像断片儿了,不记得中间过程了,唯一记得的,就是那种不自信的、窘迫的感觉。那是我第一次独自上台演讲的经历。
不久之后,我就应聘成为了一名老师。我也是心惊胆战,不知道如何开口,也会在四下无人的时候反复练习,前面几堂课还是战战兢兢的,后面也就渐渐的放松了,因为,熟悉了,熟悉的内容,熟悉的场景。心跳,哪能一直不停的加速,也就慢慢的,习惯下来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这种风格,还算是普遍受到大家的喜欢,这是我唯一感觉到庆幸的地方,不知不觉也有个人风格。
反观上超级演说家舞台上那些人,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说着自己值得分享的思想,也许只是一种态度,跟别人不一样的态度,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部分,不需要太波澜壮阔,但是,却是你深刻的体会。大脑是喜欢听故事的,可不喜欢听大道理。所以,多提炼一些故事,用故事来包装你的干货。
提高演讲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反思,最后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式。演讲技巧其实不是那么重要,而你有没有值得分享的思想,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