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端白酒领域,501的地位无人不晓,它是酿酒人梦寐以求的圣地。在宜宾,那些明清古窖池是酒都的灵魂,尽管本地人可能不太熟悉“501”这个名字,但他们每天都能感受到那醉人的酒香。
宜宾市八中,位于老城区长春街,1947年迁址于此。这里毕业的学生们,回忆起初中时代,总能想起那每日飘荡的酒香。西北风带来的是利川永和全恒昌的香气,而东南风则弥漫着张万和与钟三和的韵味。
五粮液古作坊中的“钟三和”与“全恒昌”相邻,全恒昌的大门虽古朴,但利川永的雄伟高阔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五粮液工艺原型的发源地。民国时期,利川永是宜宾最大的酿酒和销酒商家之一,周雨霖设计了第一代五粮液商标。最初利川永为前店后坊,作坊位于长春街一侧,店门在顺河街方向。
如今,这两间酒坊所在的院子已被铁门封闭,门外对联写道:“五粮玉液五洲香,千秋琼浆千年窖”。隔壁是家五金店铺,当问及铁门内的情况,店主回答:“太老了,这两家酒坊一直在这里,他们老人家都没进去过,我就更不知道了”。顺河街上,树荫下常有老人们聚集打牌,悠闲地度过时光。
如果问起“501在哪里”,大概率得到的回答是“什么501”,但换作“这街上的老酒坊在哪里”,老人们会同时指向利川永,并说“这就是最大的”,然后顺着岷江上游继续指,“下面还有两家”。接下来的“听月楼”和“天赐福”则需仔细观察,寻找蒸汽升起的位置,若正好无酿酒日,仅凭民居难以辨识。
“刘鼎兴”位于天赐福不远处的北正街上。老城区整改前,东濠街上堆满喷香的酒糟,那便是张万和,如今它与周围店铺显得格格不入,高高的铁窗使张万和更加古老神秘。只需向隔壁店铺借来小凳,便可一窥其貌,房梁和墙壁上布满微生物菌群,诉说着百年的岁月。
转过街角便是“钟三和”,偶尔有学生加快脚步或小跑离开。他们尚未理解这香气的深意,却不知这每天闻到的酒糟味,是宜宾的勋章。从东濠街出发,步行不到五分钟就能到达“长发升”,这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已有653年历史。
作坊壁上的木刻缠枝花纹与凤凰牡丹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与它相似年纪的故宫。如今这些红色的窗格被严严实实地遮挡,仅在节假日开放一道小门供人一窥。酒坊内大约有1200多平米,整体由前中后三进组成,呈“丁”字形。明朝初年开始,最古老的“菜刀把”和“板子窖”两口窖池就在这里静静地度过了数百年。
长发升左边便利店的老板娘,谈起长发升的历史如数家珍。她一口地道的宜宾话,第一句就是“六百多年了!不止我小时候,我祖辈小时候它就在这儿了!”二十多年前,长发升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工人半夜来上班,白天从不开门,装着监控器”时,她的丈夫常进去提一桶“尾水”回家洗澡,据说可以祛除风湿。
这八家酒坊共同构成了五粮液的秘密心脏——501车间,它们共同见证了五粮液的辉煌历史和卓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