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admin

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惠洋十音、鼓吹乐、文枕琴、莆仙戏和九莲灯等。

1、惠洋十音

莆田十音是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的地方传统音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盛于明清,延伸至近代,已有千余年历史。莆田十音常用于传统民俗活动。

2、鼓吹乐

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曾形成为重要的乐种。

3、文枕琴

“文枕琴”系唐代“轧筝”遗存演化,经改良创新而来的。它原是莆田涵江民间古乐“文十番”中的主要乐器“蓁”。“蓁”又称“文蓁”(11条弦)或“蓁仔”(9条弦),因状如枕头,俗称“枕头琴”。

4、莆仙戏

莆仙戏(旧称“兴化杂剧”、“兴化戏”),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

5、九莲灯

“九品莲花灯”,始于明毅宗15年,由林龙江先生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根据道教“跑莲灯”的仪式,加以发展、改编、结合当地盛行的莆仙戏音乐编成。最早流行于福建省莆仙一带,后由三教信徒的传播,遍及各地。随着时代的变迁,九莲灯舞或失传或演变,聚英书院则较为完整地保留着这种舞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惠洋十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