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摘抄写奶奶的文章220字

admin

篇一: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个子长的不高不矮,圆圆的脸,脸的左下角有颗痣;大眼睛,双眼皮,眉毛不粗不淡,鼻子和嘴巴长得十分协调,只是头发全白了,脸上也有许多皱纹。

  奶奶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退休了。奶奶说,在我出生之前的那段日子里,她过得非常轻松快活,脸上也没有皱纹,头发虽然有点白,但不仔细看,还察觉不到。

  自从我出生后,奶奶就开始辛苦了。因为妈妈没有奶水,我自从一出生就几乎是靠喝牛奶过日子。喝牛奶没有母乳营养,而且容易饿,大小便也多,把我奶奶忙得够呛。到我三个月大,就开始吃奶奶给我加工的营养米糊。由于爸爸妈妈外出务工,我基本上就在奶奶身边长大。

  奶奶每天都很忙,除了照顾我,还要洗衣服、煮饭、烧菜、搞卫生,稍有空闲,就是忙着帮我织衣服,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奶奶有一手织衣服的好手艺,她织的衣服可漂亮了,我上幼儿园时的老师,看到我穿着奶奶织的衣服,还问我奶奶是哪儿买的呢。

  奶奶教给我很多知识。我小时候不太会讲话,我外公甚至担心我会成哑巴,奶奶非常耐心地从发音开始教我,到我开始上幼儿园时,已经认识汉语拼音并认识十几个简单的字了。后来,奶奶又教我念唐诗,还抄录了一本古诗选,每个字标注了汉语拼音,里面有唐、宋诗八十首。

  奶奶还经常教我讲故事。2005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代表凤溪幼儿园参加上海青浦区幼儿园讲故事比赛,得了二等奖。

  在奶奶的细心呵护下,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可我奶奶的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

  我的奶奶真是个好奶奶,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赚了钱,买好多营养品给我奶奶吃,愿我的奶奶健康长寿。

篇二:回忆奶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且至,回到爷爷家,家里人唯一的一张全家福再次映入我的眼中,照片上有一个穿着紫灰淡花色相间衣服的独特身影,那便是已经离开了她的家人,离开的我5年的奶奶,我已好久没有见到她的笑了......

  说起奶奶,便想起小时屁颠屁颠的跟在奶奶身后,随奶奶一起去地里劳动,奶奶背痒了,我会帮奶奶挠。我吵闹了,奶奶便拍拍手上的泥土,再用手裹了裹衣角,从衣兜里掏出一颗早有准备了的糖来给我吃,让我乖乖的呆在她身旁。

  和奶奶的生活,三样动西充斥在我与奶奶的回忆之中,便是猪,上学的路,扁担。

  奶奶的大半辈子都在料理猪,她每天都到柴房里煮猪食,奶奶的每一瓢糠,每一抓菜,每一升水都是定量的,甚至连煮猪食的时候,她都会守在旁边,用一把补了很多回的芭蕉扇调整火力,寸不不离。她说:“只有这样煮出来的猪食,猪才能吃得香。”当到了喂食的时间,她会一边把羹倒进猪槽里,一面抚摩着猪的背,很轻很轻,就像是在安抚小孩,而后奶奶还会哼上几句贵州土歌,那对奶奶来说真的很快乐......

  在乡里,扁担在小时侯是一种很。奶奶挑水时总是只轻轻一下蹲把扁担压在右肩上右手一压在扁担前方,很轻巧的就把两桶水给抗起来了。我时常很倔强的执意要帮奶奶抗,但每次我的小肩膀总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奶奶笑着说说:“等洋洋大些再帮奶奶吧!”我撅着个小嘴心里很不服气,暗暗下定,一定要在长大之后帮奶奶挑水。就这样,奶奶沉重的脚印刻在了田间地头,当然,留下的还有奶奶对劳动的喜悦。

  我记得小时侯家里有一架一骑起来咯吱作响的凤凰牌单车,奶奶便用他来送我上幼儿园,奶奶还特地为我在后坐上按了棉垫子,尽管这样,陡峭的小路还是把我蹬得生疼,但小路上却不乏我于奶奶的欢笑。每每路上我都会唱上一曲“世上只有奶奶好”来消除奶奶搭我的劳累“世上只有奶奶好,没奶的孩子像跟草......”完后,我会问奶奶:“奶奶还累吗?”奶奶总是笑着说:“不累,有我的乖孙给我唱歌,怎么会累呢?”我咯咯的笑了,山间又回荡我的另一首曲子......

  想当时,奶奶病故前,在院中总是交代家人要照顾好我,养好猪,料理好菜地。住院时,还特地叫我把家中的钥匙拿给她放在口袋里,说是不放心家里,有这钥匙陪着心里安然得多。但奶奶却没有再用那把充满她粗糙,枯黄手掌的温度的钥匙再次打开家里那绿色的大门,她的脚却是再也没能踏进那个她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家。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能听到奶奶那淳朴的贵州民歌;我再也没机会帮奶奶用扁担抗起去浇菜用的水,肥料;我再也没有奶奶搭我上学路上,听我唱自编的新歌了。

  如今,看着家中这张唯一的全家福,看着居中站着的奶奶,我充满敬畏的微笑了;而奶奶似乎也在冲着我微笑。或许,我们两个都在冲着对方互相笑吧!那笑中有美好的祝福,有快乐的回忆。

篇三:记我坚强的奶奶

  我的奶奶已经病得很重了。她躺在床上,薄薄的被子显出她瘦小的轮廓。她的头无力地别向床里,头发由于多次的化疗,短而花白。她时而静静地躺着,时而费力地睁开眼睛,看着他心爱的子孙,眼睛里是平静而依恋的。她的床头柜上,一大束栀子花静静地盛开,吐出馥郁的幽香。

  奶奶一直是个坚强、好胜、勤劳、聪明的女子,在那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一点带给了她更多苦难和艰辛。事物的另一面是,她的这些特质完整地传给了她的子女们,他们的成就让她在晚年的时候终于回归了天资聪颖带来的骄傲,而生活的历练也使她愈加体现出令人尊敬的智慧。

  一 、奶奶的少女和青春年代

  我奶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北农村一个贫苦家庭的长女。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年轻时候夭亡,留下柔弱的妻子、13岁的她,9岁的妹妹、6岁和4岁的两个弟弟。痛苦击倒了奶奶的母亲,奶奶就是从这个时候撑起这个家的。

  操心和操劳填满了奶奶整个少女和青年时代。她起早贪黑地做事,干着男人才做的苦力,安排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精心盘算家里的每一分开支,教育年幼的弟弟妹妹。奶奶无疑是能干而聪明的,生活的苦难磨练出她的刚强意志,也造就她出众的生存技能。听村里她同辈的人讲,奶奶是村庄里手脚最麻利的人,也是最会张罗事情的人,以至于哪家有娶妻生子红白喜事,都要请年轻轻的她去帮忙。她的家也并没由于顶梁柱的倒塌而散开,相反家庭和睦,孩子一个个健康成长。最后,奶奶的母亲是在90岁高寿的时候安然离世的。奶奶的弟弟妹妹成家立业,春播秋收,哪一样都没有耽误。

  二、 奶奶的爱情

  奶奶直到23岁----生活迫使奶奶在当时已是大龄仍然无暇自顾---遇到爷爷的时候才觉得了一丝孤单和软弱。这时候的爷爷很帅,而且有文化,当着一个干部,对奶奶那样一网情深。是的,这么多年苦熬挣扎,奶奶太需要有个有力量的肩膀靠一靠了,以至于忽视了他已婚,尽管他的婚姻已千疮百孔。当奶奶发现自己怀孕,仿佛在18层地狱坠落,因为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件多么无法面对的事情。奶奶在油灯下一遍遍地捶打自己,在水缸沿上滚来滚去,甚至从凳子、桌子上往下跳,却没法让那个无辜的小生命离开。当爷爷离了婚来找奶奶的时候,奶奶已经远离家乡只身来到无锡一个村镇,万念俱灰地准备嫁给一个年老的鳏夫。

  我有一张奶奶年青时候的照片,两条长辫,一双有点上斜的丹凤俊眼冷艳而冷静,紧抿着的嘴唇透着坚毅和主张,绝对是个有形有性格的奇女。

  三 奶奶的少妇时代

  奶奶在不太愉快的婚礼(因为奶奶母亲的强烈反对)后开始了婚姻生活。不久,儿子的出世带给奶奶从未有的幸福快乐,婚姻曲折磨难带来的阴霾也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而烟消云散,那是一个多么聪明而漂亮的男孩,又对年轻的母亲那样亲密而依恋啊!

  上苍为什么对这个坚毅而勇敢的女人这般无情,对她的考验和磨难一次次升级?在一个没有任何迹象的初夏早晨,奶奶像往常一样一早就下了地,那个快乐而顽皮的四岁孩子像往常一样到村里溜达,然而这回,他再也没有回来。当奶奶抢过从河里捞上来已经失去体温的幼小身躯,再也感觉不到一丝丝活下去的力气。

  奶奶大病一场。是她一大家人的需要让她维持活着的状态。当新的生命开始孕育,她才稍稍回过神。一年以后,有了我的姑姑。

  四、奶奶和她的丈夫和孩子

  尽管奶奶重男轻女,为生了个女儿而失望,但姑姑带给奶奶运气,我爹和我叔叔随后出生。虽然生活仍然拮据清苦,灾祸却从此远离,直到她71岁,罹患重症。

  奶奶从小当家,习惯并善于用极其有限的资源安排好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以爷爷当时的社会角色,自然说一不二,并极好面子,把维护自己公众面前的形象当作最重要的事。这使冲突充斥他们的生活,曾经的爱情也随着生活的磨难转变成长期的争斗。奶奶伶牙俐齿,但是爷爷有粗暴的拳头。

  姑姑说过这样的事。奶奶养过一只山羊,有一天奶奶不在家,邻村的人用花言巧语骗爷爷,爷爷于是以很便宜的价格卖掉了这只山羊。奶奶知道后,直接就跑到买主家把羊牵了回来,并要求要么增加钱,要么把钱还给他不卖给他了,因为那时候奶奶早就盘算好羊卖了钱是要买她计划好了的造房子的材料的。奶奶要盖一个新房子,一个不逊于村里其他人的房子,为此她一点点节省,一点点算计,有一点钱就立即买成材料,强忍着孩子们对荤腥渴望的目光,这样已经做了三年。但奶奶的行为对爷爷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爷爷可以吃苦,可以容忍奶奶对家庭开支的严格控制,却不能忍受他在外面答应的事被家里的女人否定!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结果是,羊被奶奶留住了,但奶奶在地上留下了大把的头发和血迹,在床上躺了三天不能下地。

  奶奶高傲的自尊心多少次被爷爷的暴力粉碎,多少次徘徊在河边,想去拥抱她走了的宝贝。但是她的三个子女都是她的心头肉啊!大女儿俊俏能干,早早地帮她料理家事;大儿子多么聪明,虽不善言语,但读书永远第一;小儿子那么乖巧,为了父母不吵架,总是懂事地表现自己,从不惹她生气。奶奶于是又转过身,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操持。他们家生活,没有落后过别人,而她的大儿子,是他们村子上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五、奶奶的晚年

  当奶奶张罗完儿女们的婚事,带大两个孙子,盖起一栋颇神气的楼房,就步入晚年啦。社会进步,儿女成才,奶奶再不用为生计操心,爷爷也早就不血气方刚。奶奶迎来了人生最开心的阶段。这时候她显现出一个智慧老人的坦然和大度。她继续帮助协调她的大家庭中所有的矛盾,让大家保持着和睦友好。她满足而自在地生活,上瘾地打牌、上瘾地看电视连续剧,每一顿为爷爷准备好老酒和下酒的小菜。她还坚持种庄稼,要让孩子们吃上她自己种的粮食。她宽容地对待孩子们的忙碌和无暇顾及,从不打扰他们,但当他们需要,她就与爷爷一道,赶上三四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儿女们的家里照顾孩子、守家。

  不停的劳作使奶奶无暇顾及自己身体却仍然拥有健康,但她对自己身体的大意最终让她失去健康,待病痛发作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已是最糟糕的结果。愈来愈严重的病痛并没有把她击倒。开刀、一次次化疗,她是病房里最能忍受、最配合、最坚强勇敢的一个,医生护士都说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表现最好的老太太。这样她在同病魔的不懈斗争中,给了儿女亲人们20个月相亲相伴时光。

  几天前,她从医院回到了乡下自己的家。生命如微弱的烛光,随风摇曳。她的孩子们陪伴着她,还在尽一切努力挽留她。她长时间地昏睡,时而恍惚,说她要回家。也许她已经听到久别的父母的呼唤,也许她已看到了她的那个永远可爱漂亮的头生子向她走来,也许她这样劳碌一辈子,真的累了,要歇歇了。

  床头窗前那洁白的栀子花散发着弥久的芬芳。奶奶的坚强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馨香永驻我们心里。

  菩萨保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