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父母去哈尔滨过年,可以去哪里玩呢
去哈尔滨的话,你可以去看冰雕啊,哈尔滨红有个冰雪大世界,那里面的话,冬天还是挺美的,我同学之前去玩的话,评价都特别好,但是你去的话注意,可以买点热帖呀,带个保温杯之类的,因为去里面的东西超贵,就是一杯奶茶的话也要30多块钱哦。
江边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兆麟公园,江北万达的飞跃龙江很好,就是贵点时间短,但是我认为值得看,万达滑雪老人注意安全。索菲亚教堂,逛完教堂旁边的道理白市场好吃的很多,推荐六块钱一斤的红小豆豆包。一问都知道。旁边的烧饼也不错,各种副食。逛街去南岗博物馆红博,非常时尚的商圈。住宿推荐找洗浴汗蒸类的地方住,干净卫生能洗澡汗蒸,解决了旅行的舒服问题。一般别的宾馆都是地下室居多,不是地下室环境也不咋好。不建议玩狗拉爬犁,狗狗很辛苦,就这些吧
带父母来哈尔滨过年,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先表扬一下你这个陪伴父母的好孩子。
哈尔滨过年期,温度也不会太高,先给父母准备一套厚一点的衣服,出门在户外的话必须帽子手套围巾,这些都是必备的。如果去冰雪大世界一类的景点,建议准备热帖,随时可以补充热量。
过年时候来哈尔滨,哈尔滨还是年味十足的。可以带爸爸妈妈来中央大街看看百年老街上的好看的建筑,看看老街上面的冰景,在中央大街逛完全不用担心温度,中央大街上商场比较多,随时可以进去取暖。
索菲亚教堂,从中央大街走路过去就可以。
下午四点钟,可以去冰雪大世界,看看里边的特色表演,还看看美丽的冰灯,这是哈尔滨非常值得一看的景色。
哈尔滨极地馆,不是很大,但是我觉得带老人看还是可以的,不累,里边的白鲸表演还挺精彩的。
带爸妈来哈尔滨一定尝尝哈尔滨的锅包肉,还有铁锅炖。这些都挺有特色的。
祝您春节快乐,在哈尔滨玩的愉快。
十一家庭自驾游,有老人孩子,哈尔滨出发,1000公里,5-6天,有什么不错的路线推荐
谢邀。
车上成员这么多,年龄跨度这么大,就别走太远了。
1000公里的自驾,会很累。
我的建议是600公里以内。
哈尔滨出发,600公里以内比较有意思的地区。
向东去延边
这里说的延边,是一个大的范围。
延边可以选择的景点很多。
最著名的,肯定要属长白山北坡,长白山天池,长白山魔界风景区这些地区了。
其次就要属,中国雪乡景区了。
还有比较有特色的就是中朝边境的国境特色游。
向西去呼伦贝尔和阿尔山
十月初的呼伦贝尔已经不绿了,放眼望去,满目金黄,也是另一番特色。
阿尔山的美是难以形容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十月份的阿尔山,更是别具特色的美,如果心怀向往,就带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去看看。
向南去辽宁沈阳周边游。
沈阳市可以去游玩的地方,就沈阳故宫,张氏帅府。
周边的城市,本溪水洞、洋湖沟;抚顺皇家海洋乐园;
当然,如果路上比较好走,不堵车路况好的情况下,我建议去丹东那边看看。
丹东,可以去的地方太多了,凤凰山、大鹿岛、青山沟、虎山长城、绿江村等。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如果有用, 请点赞哦。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60岁老人免票吗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门票,针对老年人免费的规定为: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的老人(建议有家人陪护方可进入)。
另外,其他的免费情况包括:
(1)1.2米以下(含1.2米)的儿童(必须有成人陪同方可入园)。
(2)现役军人(本人持本人军官证,含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及消防救援人员。
(3)公安民警(本人持本人人民警察证)。
(4)持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的记者。
(5)持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证的会员。
(6)持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证》的监督员。
(7)持导游证需带领旅游团队入园的导游。
第二十三届冰雪大世界的门票价格进行了下调
正式营业:成人票定为180元/张;网络优惠票为175元/张;
我七十岁,哈尔滨气候寒冷,换哪个小城市养老更宜居
人老了,一是怕寒冷,二是怕湿热。东北人肯定去南方受不了,夏天热的喘不过气,冬天湿骨头冷,家里没有暖气啊!你来宁夏吴忠市吧,冬天最也就零下13度左右,家里供暖气5个月,夏天凉爽不用空调。这里是平原鱼米之乡,瓜果多,没有灾害。主要是这里干燥,气候适合养老,银西高铁年底通车,去哪里都方便。
谢邀回答:东北天气确实太冷,尤其是冬天更冷,一冷就是大半年,真的不适合老年人养老。如果你有意去南方小城去养老,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自己觉的你还是选择长江以南的三四线小城市比较好,那里一年四季都不冷,物质丰富,房价也不贵。具体选择哪一个小城买房养老,最好先实地考察一下再确定。
要说养老城市最好还是上海。
一,气候条件好,四季分明没有极端天气。
二,上海物质供应丰富,餐饮美食天下及第。
三,江南美景独特,民间风尚不胜观赏,小桥流水让你留恋。
四,上海人性格温柔,容易交往。
选择一个江南小镇居住养老,享受天下美景,美食风土人情,才是你所要的。
哈尔滨老人,去三亚养老过冬应该是首选。
好处有三:一、冬季三亚的气候最温暖也最舒适;二、去三亚的东北人很多,生活比较方便;三、哈尔滨人在三亚也可享受医保待遇,无后顾之忧。唯一的缺点是现在去三亚生活成本比较高。
除了三亚,我真的不建议去别的地方。与去三亚养老的三个好处相对比。去别的地方也存在着三个难题。一、气候问题,南方很多地方是比哈尔滨暖和一些,但很多地方没有暖气而且潮湿。那种阴冷潮湿,北方人很难适应。二、生活习惯问题,很多北方老人对南方的饮食很难接受,生活并不方便。三、医保问题,很多地方医保与哈尔滨没有联网。老年人大多有就医要求,没有医保增加很多费用。南方的大城市就医难,小城市医疗条件差,这些对老年人来讲,不能不考虑。
我注意到你问的是哪个小城市?估计你是资金不太充裕。事实上,城市越小社会保障机制和医疗条件越差,并不适合老年人独自居住。而一旦在南方发生疾病,对子女和家人造成的压力与困扰,很难圆满解决。
其实、养老最重要的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有人照顾日常生活,生病有人跑前跑后,平时有人一起交流、娱乐。单纯因为害怕北方的寒冷,独自跑到南方某个城市去养老,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感谢阅读,欢迎评论、转发。我是“龙又见”。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留个关注、点个赞。这将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来四川攀枝花,攀枝花东北人多都是支援三线建设从东北调来的,寒冬腊月攀枝花二十八度,天天大太阳,比昆明云南好万倍,因为云南,昆明是高原,少数民族地区,而攀枝花都是汉族人,非常适合养老。我很想在攀枝花买二手房,便宜,关键离成都六百多公里。太远了
在哈尔滨除了去敬老院,还有哪些好的养老方式
现在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而且有数据显示2020年老年人口数字将更加庞大,这就足以引起现在的重视,因为养老往小了说是小家庭的事,往大了说就是整个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现在的医疗卫生水平都在进步,所以长寿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养老方式的讨论现在也越来越多。
当前,养老的方式因为观念还是居家养老为第一位的,养儿防老养老送终这是很多人从小就在思想中形成的规矩。其次是社区养老,比如说在自己周围的社区,类似小孩的托儿所,老人白天可以到托老所,也可以花钱购买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比如上门打扫卫生等。第三个就是机构的养老。中国的父母都会有一个想法,就是自己老了以后一定不给子女添乱,自己就去找养老院。而中国的子女也有一个想法,就是无论自己的条件再好或者再差,都不会把父母送去养老院。
在哈尔滨的话,除了以上这种方式还可以有旅居养老、候鸟养老,去年在南方也有一些抱团养老的,三五对夫妻共住一个别墅,住的也是其乐融融的。
在哈尔滨除了去敬老院之外,现在也有医养合一等方式可供选择。而且最近哈尔滨有十几位老人建了一个养老微信群,过上了就地抱团养老生活。个人感觉这种方式也不错哦。起码这样可以保证每天面对的都是跟自己比较聊的来的朋友。而且哈市16位老年人建养老微信群,就地抱团养老 之后生活也很丰富, 冬天就串门做饭吃,打麻将,唠唠家常。夏天可以郊区自驾游、挖野菜、水库垂钓......哈哈,感觉玩的比我都“疯”。
“今天我买了好多菜,都上我家吃饭吧!”张阿姨在微信群里吆喝一声,立马有人回应,“马上下楼过去”、“还缺什么我带点过去”……老伴去世又赶上退休,那段时间张阿姨的生活一下没有了精神寄托。如今时隔8年 ,64岁的张阿姨也逐渐适应了没有老伴的生活,她说当初幸好有这些老伙伴陪着,要不然不会有现在的自己。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哈市一批老年人开启了新型养老模式,他们几家几户结伴,一起吃喝,结伴旅游,建立微信群聊天,享受着美好的老年生活。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她们讲述抱团养老的快乐生活。
独居老人和邻居同事组成抱团养老群
家住道里区的张阿姨买完菜准备上楼回家,结果小区停电楼层太高爬不动,她在群里发个消息,群里的李叔叔回应到我家来吃饭吧,顺便大家一起聚聚。初见张阿姨时,感觉她身材窈窕,皮肤光泽,说话爽朗,外貌和心态都很年轻。然而,她今年已经64岁了,老伴去世之后,一直一个人生活,至今已有8年。退休后除了照顾两位9旬父母,基本没有其他负担。因为女儿工作忙,不能常在身边陪伴,于是她和邻居、同事还有一些些聊得来的好朋友组建了一个叫“和谐一家人”的微信群。通过建立微信群,大家生活就像是一家人,她们文化程度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经济条件也不同,但由于她们知根知底、互相信任、能说心里话、能合得来,所以像浆糊一样黏在了一起。冬天大家一起做饭、聊天、打麻将,夏天一起出去自驾游、挖野菜 水库垂钓,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
一起玩耍 消费AA制 但互不干涉
每天上午,大家都各自忙自己的家务事,像张阿姨需要去照顾两位90岁的父母,群里一对80岁的夫妇每天上午要去帮女儿打理饭店,丈夫在外地工作的李阿姨要安顿好公公婆婆……下午1点大家准时集合,有时候去李阿姨家打牌,有时候去张阿姨家做饭。张阿姨特别豪爽,因为自己一个人居住,平时总召集大家到家里来,她买好酒菜,谁手艺好能做什么拿手菜大家就一起动手做,吃完饭聊聊天,大家各回各家,互不干涉。张阿姨平时不是去李阿姨家聊天,就是跟大家自驾游去了。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充实。
前几天天气刚转暖的时候大家还去了一趟平山鹿场,住了两天,大家活动活动看看风景,拍拍照片挺好的。群里另一位64岁的退休老人李雪松表示,平山有个旅馆挺好的,他们每次去能住两天,吃三顿“大餐”(农家菜)。“每次来回大家平均每人100来块钱都是AA制,玩的特别开心,过几天我们准备去挖野菜,制作蒲公英茶。
计划到乡村弄间房过田园生活
群成员李雪峰表示,他们要将这份开心继续下去,将来想去周边外县买块地种,再买个房子一起居住。黑龙江能旅游的地方基本都走遍了,外省多地也都去过,我们有车有人会开车。虽然,大多数老人都选择冬天去南方养老,可是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习惯了冬天要有雪,我们想选择留在本省养老。
去年,群里有人提议在阿城买栋带院子的大房子,大家可以一起居住,互相交流,还能种菜活动筋骨。但是由于房价过高,看了几栋价格都没谈好,目前大家还在慢慢寻觅房源。
张阿姨说:“在经济上,我们不打架;在生活上,我们相互照顾。这8年多来,我感受到了好多从未感受过的温暖。”群里成员,无论谁去外地旅游,回来时总要给姐妹们带来特色礼品,谁回了老家带来土产品,要给大伙分一份,虽是一小袋土豆或一壶胡麻油,礼轻情意重。
逢年过节,大家总要互相走动拜访或致意问候。一件件似乎很平常的小事,像纽带、像桥梁,牢固联接了16位老人及其家人们的心,她们成为小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情线!
专家:典型的“活力老人” 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正在终结
这种模式适合哪类人群?大家怎么组合?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表示,目前抱团养老模式在外地很流行,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组合也会不同。张女士这种模式属于“活力老人”,退休后没有后顾之忧,游遍山山水水,这是一种养老的选择。
同时,受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和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影响会吸引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
他认为养老模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目前靠儿女的传统养儿防老的模式正在终结,新的养老模式正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