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对母亲最好的回报是什么

admin

好好读书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2006-08-28 08:57:25 来源:杭州日报 [收藏] [推荐] [纠错] [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我们的报道引来一个女孩的寻人电话,她想对每年默默资助她的王伯伯当面说声谢谢。

老王说,别见面了,也别谢我好好读书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你们能帮我报道一下王伯伯吗?他是个好人,资助我四年多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孩怯生生的声音。

女孩名叫华春莲,是萧山仿晌睁临浦初中的初二学生。8月26日,她看到杭州日报与市电力局正在开展的“百名学子充电计划”后,特意打来电话:“每年开学,王伯伯都专门到学校,直接找到我的老师,帮我交齐所有学杂费后匆匆离开。我知道他马上又要来了,但我一直都没机会当面感谢他,我想请你们帮我找到他。”

华春莲说:“我只知道那个王伯伯是萧山供电局的。你们的这个活动是和电力局合作的,我想你们一定有办法。”

不能让女孩失望。记者联系上了萧山区供电局的工会副主席董芸。董芸笑着说:“你问对人了,这个老王我知道,是我们局里的老先进。我帮你联系。”老王名叫王荣林,54岁,萧山供电局下属的中新电力集团的普通员工。曾因为爱心助学多次评为省、市、区电力系统的先进分子。

当我们表明来意时,老王连连摆手。“这真的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他们家里这么苦,我力所能及帮他们一把,真的没什么……”王师傅腼腆地笑着。

华春莲是老王2002年结的对子。“当时她还是萧山通济小学三年级学生。我在萧山日报上知道了她家的情况。”华春莲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丧生,母亲务谨搜农,上面还有一个念高中的姐姐,全家就靠妈妈一个人干农活维持。姐妹俩的学费,让这个清苦的家不堪重负。从那以后,每个学期开学不久,老王都会赶20分钟的车程到萧山临浦,帮小春莲交学杂费,一直到她读到初中。

从1994年开始,老王前后资助了3名贫困生。第一个孩子来自淳安山区,他在开学前给这个贫困孩子家寄去一笔钱,并用书信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第二个孩子来自萧备岁山所前初中,因为路近,他都会亲自送钱到学校,现在的小春莲是他结对的第三个对象。老王说:“我给孩子们的钱不多,一个学期也就七八百块,都是我能承受得了的。我结对子还有个习惯,就是尽量不跟孩子见面,怕增加孩子们的心理负担。”

不过老王结对十多年来,一直有个遗憾,就是之前结对的两个孩子,最后还是因为贫困无法继续学业。老王说:“第二个孩子我资助了他四年,直到1998年,我收到这孩子的一封信,大意是:王伯伯,谢谢你这几年对我的帮助,今年我初中毕业,家里困难,父母不想让我继续读书了,以后就在家采茶叶,补贴家用。你不用再给我寄钱了。”

看到信后,老王马上给孩子学校打了三次电话,让老师去做家长工作,说孩子学费的事他全包了。但最后还是没成功。

老王让我们转告小春莲:“谢不谢我是次要的,只要你能好好读书,给家里争气,王伯伯就高兴。王伯伯会一直帮助你的,直到你读到大学。”

百人受助名单敲定了

像老王这样默默关爱贫困学子的人在电力部门不在少数。前不久,市电力局工会专门对全系统基层单位和个人的爱心结对情况摸了一下底。结果让他们自己都吃了一惊。现在,该局基层单位和个人常年在帮助的贫困学生总数已经达到128人。“数字还不全面,我们很多员工都是默默帮助着别人,不希望我们知道。”该局工会负责人强调。

如今,这份爱心在延续。由杭州日报和市电力局共同展开的“百名学子充电计划”的100人大名单已正式出炉。杭州日报已经将这份名单交到了市电力局,该局会在今明两天电话通知他们,让他们参加明天举行的百名学子结对仪式,实实在在解决贫困孩子们的困难。(实习生蔡茜玮记者毛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