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子肉,这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美食,起源于古代公祭仪式。据说,祭祀后分肉的习俗中,人们将祭祀用的肥瘦相间的肉切成长方块,用草扎缚,因此得名“把子肉”。这种传统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美食,尤以济南的把子肉最为知名,其烹饪方法独特,肉块浸在酱油中,炖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口感醇厚。济南人吃把子肉,不仅享受美食,更是一种豪爽性格的体现,体现了鲁人的直爽和热情。
甏肉干饭,又称把子肉,是济宁的特色小吃,源自元朝,深受运河贸易影响,融合了南北饮食特色。它最初是民间美食,后逐渐商业化,成为街头巷尾的小吃摊贩的招牌。明朝中期,甏肉干饭开始有固定店面经营,直至五十年代因政策影响中断,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这道传统美食又重新焕发生机。
至于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虽然并非直接关于把子肉的起源,却在民间流传中为这种传统美食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无论是刘备的猪肉黄花菜豆腐锅,还是后世的烹饪方法,都强调了肥瘦相间的猪肉和酱油的重要性,以及把子肉的醇厚口感和下饭的绝佳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