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历史渊源深厚,起源于徐悲鸿先生倡导的新美术运动。他坚持现实主义艺术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具有深厚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学院曾邀请众多美术界精英执教,如高剑父、张大千、陈之佛等,他们的影响力深远,为学院培养了众多杰出的美术家和优秀教师,如颜文梁、庞薰琹、吕斯百等人。
在徐悲鸿的教育体系引领下,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代表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核心,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学院名称几经变迁,经历了南京大学美术系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的阶段,直至1999年正式定名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其影响力和专业性在此期间不断提升。
如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延续了徐悲鸿先生的教育精神,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美术人才,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支柱。学院的历史和成就,见证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扩展资料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已有 105年。它的前身,是晚清时李瑞清主持的两江师范学堂 “图画手工科”,这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首次开设的新型高等艺术学科。1928年该科成为国立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科(后改为艺术学系),由吕凤子、李毅士先后主持教务。1928年徐悲鸿受聘为该科教授,1935年徐悲鸿任主任。徐悲鸿先生倡导新美术运动,坚持现实主义艺术的办学方针,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家和优秀的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