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与两个人从事的专业有关。
赵本山和姜昆道路不同赵本山精通二人传,基本功比较扎实,涉及面广,模仿力强,塑造人物功底深厚,还精通乐器。在没有被姜昆推荐之前,赵本山在铁岭已小有名气。《摔三弦》是赵本山当时的代表作,在铁岭家喻户晓。
反观姜昆,与赵本山比起来,顺风顺水。马季先生发现了姜昆,把姜昆调入说唱团,当时马季在广播说唱团任团长。马季也许没有想到,姜昆不仅在相声界风声水起,在政界也是如鱼得水,长期担任中国曲协主席,位高权重。
赵本山也成不了姜昆赵本山上了春晚,演小品《征婚》,一炮走红,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春晚钉子户,小品王,名利双收。接着就是接广告赚钱,拍电影,自演自导电视连续剧,从《刘老根》开始,接着《马大帅》,以至于没头没尾的《乡村爱情》。赵本山还涉及办艺术学校,《本山传媒》,刘老根大舞台等。这对于体制内的姜昆来说,是可望不可及,也是不允许的。
赵本山购买飞机,成了众矢之敌。姜昆曾提醒赵本山,适可而止。但赵本山没有听进去,走了弯路,逐渐退出春晚,观众大失所望。小品王不见了,收观率下降了。换句话说,赵本山也成不了姜昆。赵本山演小品可以,说相声有点吃力。
姜昆不仅要表演相声,曲协这一摊也归他管。比如反三俗,这不是赵本山的本职工作,他也不会趟这浑水。
有些本事是天赋的,是本能的赵本山是赵本山,姜昆是姜昆,人各有特长和各负其职。姜昆是领导,管的是全面包括政治,不可能领导就要全能到一个人包揽全部精,领导干部就是出主意、用人才,推荐赵本山就是姜昆看到赵本山能超越自己,这是他的优点,尽管自己没突出成绩也证明他没看不起草根的发展。
姜昆与赵本山却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因此上他俩谁也不法成为对方。赵本山无法成为姜昆,因为他有很多地方根本达不到姜昆的高度,只能是一个民间艺人。正是因为给了赵本山这样的定位,他才能在自己的艺术舞台上表现得游刃有余,甚至非常出彩,但若把他推到姜昆那样的位置上,就很容易出问题了。
姜昆也是一样,他作为相声正宗侯氏一脉的掌门人,肩上也担负着太多东西,他不可能向赵本山那样去做人,去演戏。姜昆是伯乐,赵本山是千里马。伯乐与千里马是不能转换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