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当时在绵阳城内的斌升街(现黄家巷)由西川基督教创办了私立学堂——华英学堂,这是学校最初的雏形,由英国政府及教会资助,起初只招收男生,后逐步发展。
1912年,华英学堂更名为私立华英小学,并迁址南山寺,开始招收女学生。1916年,华英小学改为私立华英初中,随后发展为私立中学。私立华英女中于1916年至1925年在斌升街运营,由英国传教士朱孔阳担任校长。
1925年,华英男中被改名为私立育德中学,成为绵阳最早实行男女合校的学校之一。1939年至1949年,学校经历动荡,先后更名为国立六中,经历了迁徙与更名,直到1949年绵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私立育德中学在1953年被人民政府接收,更名为绵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开始接受工农群众子女。1954年,原农业学校合并后改办普通中学,即四川省绵阳市第三初级中学,后成为绵阳普明初级中学,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经历了严重挫折。
1976年,朝阳中学改名为普明中学,恢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1992年,学校归属涪城区管辖,教学指导思想适应了新的时代需求。2000年起,普明中学成为四川省绵阳普明中学,并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生源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