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先煜在1958年结束了军旅生涯,转业至地方,他的职业生涯中曾担任重庆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以及重庆市文史馆的馆员。退休后,他并未停止学术活动,与妻子佟亦非共同创作了《冯玉祥的故事》,并主编了关于其岳父佟麟阁将军的著作《佟麟阁将军》。他还编纂了《芦沟桥抗日诗词选》,并发表了多部诗集,如《白果诗集》,致力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文史资料的撰写,其作品广为流传于各类书籍和期刊中。
熊先煜对家乡教育深有贡献,他积极倡导并支持道真中学的创建,1945年学校成立后,他捐赠了一批宝贵的图书,以支持教育事业。1997年,他与儿子熊先觉一起出资赞助家乡永锡修建学校,体现出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责任感。
熊先煜一生为人厚道淳朴,他在弥留之际,对家人提出了朴素的遗愿:不设灵堂,不烧纸钱,丧事从简。1999年9月18日,他离开了人世,享年86岁。遵照他的遗愿,他的子女将他的骨灰撒在了北京公园的香山佟麟阁将军墓前以及他深爱的永锡家乡,以此方式纪念他的生平和贡献。
扩展资料
熊先煜(1913~1999),字继璜,仡佬族,道真自治县三桥永锡人。幼年时,其父熊鹏飞被四川徐文光、段少清股匪杀害。立志挣脱苦难,远离家乡,投奔正安、贵阳,靠亲友资助上小学、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入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四期,继入陆军大学第五期。毕业后,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参谋主任、处长、团长、49军275师参谋长等职。1938年,他在国民党新八师服役,亲自勘察、指挥了炸黄河大铁桥、花园口决堤等影响抗日战争局势的惊天战事。建国后任重庆市文史馆员、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