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佘山天主堂基本概况

admin

佘山天主堂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区西佘山,这座山原名西霞山。1863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在此购得山地,建造了五间平房,并在山顶设立了一个六角亭,供奉圣母像。1870年天津教案后,传教士为祈求平安,决定在山顶建大堂,募捐活动后于1873年4月15日建成,由建筑师马历耀修士负责。

大堂落成后,1894年耶稣会在半山又增建了中堂和一系列亭子,其中“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是重要活动。每年5月,数千教徒前来朝圣,佘山逐渐成为方圆数百里的信徒圣地。20世纪20年代,随着信徒数量激增,旧堂显得狭小,耶酥会决定重建。1925年的新堂奠基仪式上,葡萄牙神甫叶肇昌设计并施工,严格要求工程质量,耗时十年终于在1935年竣工。

新教堂规模宏大,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高17米,钟楼高达38米。采用石料和红砖,钢筋混凝土拱顶,呈现拉丁十字形布局,正门在西南面。大堂内设施精致,如大理石祭台、花瓷砖地面和彩色玻璃窗。钟楼顶部的“圣母抱小耶酥像”格外醒目,教堂融合了罗马式、希腊式、哥特式等多种风格,同时融入了中国民族和宫廷元素,被誉为“四无”建筑。

佘山天主堂以其华丽典雅而闻名,1942年被罗马教皇封为“圣殿”。然而,在1966年的“文革”期间,圣像遭受破坏,但文革结束后,教堂逐渐恢复,1982年至1984年的大修使它重焕生机。历经风雨,佘山天主堂至今依然屹立在山巅,见证着历史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