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国剪纸江浙派剪纸

admin

中国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扬州剪纸作为其重要一脉,历史悠长,技艺独特。

扬州剪纸在隋唐时期已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荷花等,装饰于树上或池中,增添冬日之景的艳丽,反映了唐代剪纸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扬州剪纸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增强装饰性,不仅用于妇女儿童的装饰、刺绣底样,还用于民间风俗仪饰,如年节图案、喜庆图案等,剪纸艺人凭借一把剪刀,创作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寿等花样,丰富了民俗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剪纸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民间艺人得以组织起来,创作热情被激发。著名艺人张永寿以扬州剪纸艺术为传承,创作了《百花齐放》、《百菊图》、《百蝶恋花图》等作品,展现了剪纸艺术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浙江剪纸同样历史悠久,传统在乡土之中延续传承。金华地区的窗花和灯花,乐清的细纹刻纸用于装饰龙盘灯,平阳一带的“圈盆花”在送礼时独具特色。题材丰富,常见花卉瓜果、鸟兽鱼等,也有戏曲故事的剪纸作品。

浙江剪纸在造型上讲究大的影像轮廓,而在影像之中剪出细细的阴线,这种剪纸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阴线的恰到好处,使形象结构与画面的节奏都增添成色,体现了特定艺术语言的优势。

扬州与浙江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流派,不仅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新时代背景下展现出创新与发展的活力,为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扩展资料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