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前,长江三峡的古树由于山体滑坡等自然原因沉入江河里,河水沙石的长年浸泡、磨压,使古树木质结构发生变化……处于向化石转变阶段的古树即为阴沉木。阴沉木具有很高的旅游纪念收藏价值,是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融合较好的旅游商品。
有关资料显示,三峡地区阴沉木距今6000年以上,梁平阴沉木则更古老,专家小组书面结论:梁平地下古木对研究梁平坝子和整个四川盆地的地质形成是最有力的直接证据,对研究植物进化、气候水文、植被环境及生物演变都具有较高科学价值。
专家潘洁分析,梁平阴沉木与梁平坝子的地质成因和植被繁衍关系密切。约2.25亿年前,海水自贵州浸入四川地台,梁平沦为一处浅海。
1.8亿年前发生印支运动,梁平随四川地台东部一起抬升,由海相沉积逐渐变为湖沼沉积。后经造山运动进一步抬升,变为湖相沉积。梁平坝子因湖相沉积由湿渐干,在人类出现之前的裸子、被子植物全盛时代,坝周山脉夏季洪水汹涌而来,冲刷、淹没、卷倒坝子浅湿地带的参天古树,年复一年逐渐掩埋,河流不断改道,被埋藏的树木就越来越多。
在漫长的碳化过程中,平坝地层不具有形成煤的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于是成为泥炭,一些极难腐烂的树木就“顽强”地保持形态至今。明达镇福来村在古地理上是梁平坝子最低洼地带,大量水分使阴沉木变异成为泥炭。该村泥炭厚度达2至5米。
据现有调查估计,梁平阴沉木的储量远远超过长江三峡沿岸因山体滑坡而埋藏的阴沉木,梁平坝子有可能是全国最大、最易开采的“阴沉木库”。
重庆市一些阴沉木收藏爱好者和研究者认为:硬度大的阴沉木是制作钢琴、黑管等高级乐器部件的绝佳材料。一些家具商曾花每立方数千元的价格收购质量上佳的阴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