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光伏行业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显著。许多企业积极布局,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英利绿色能源不仅自建多晶硅生产企业六九硅业,还涉足光伏组件的生产。晶澳太阳能则专注于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制造,而其母公司晶龙集团则具备晶体硅、硅锭及硅片的生产能力。
光伏产品制造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太阳能级晶硅提炼、硅锭铸造、硅片切割、光伏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整合。在11家光伏企业中,英利绿色能源的产业链布局最为全面,几乎涵盖了整个产业链。相比之下,晶澳太阳能和中电光伏的生产链较短,专注于电池制造和组件封装。
无锡尚德的生产链较短,导致在硅材料价格上涨时,其毛利率相对较低。不过,近期无锡尚德已收购江苏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计划自主进行硅片生产,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江西赛维LDK作为硅片供应商,其生产链布局较为完整。除了在马洪和下村两地拥有多晶硅生产厂,赛维LDK还计划在安徽合肥增设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厂。另一家大型硅片供应商昱辉阳光的生产链与赛维LDK基本一致,但在硅片产销量上与赛维LDK存在差距。
林洋新能源和天合光能的生产链较为一致,主要供应光伏组件,天合光能的出货量略高于林洋新能源。晶科能源则主要供应硅片、电池和组件,其中以组件为主。阿特斯太阳能同样专注于光伏组件的供应,并经营光伏系统的组装业务。
无锡尚德和英利绿色能源明确涉足光伏系统整合业务,但其营收占比相对较低。以阿特斯太阳能为例,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系统整合业务的营收仅占总营收的3.7%。
大全新能源是一家典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供应商,其多晶硅销量在第三季度达到973吨,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87.3%。此外,大全新能源也开始向下游推进,计划在明年形成200MW的光伏组件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