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这一地理称谓,虽无精确行政范围,但大致涵盖了胶河、胶莱河以东的区域,主要涉及青岛、烟台、威海以及潍坊的部分地区。
历史上,胶东作为行政区划首次出现是在秦朝时期,彼时为胶东郡。随着历史发展,行政区划历经变迁,最终形成了今天青岛、烟台、威海的格局。
胶东地区居民共享相似的语言、文化、习俗与习惯,构成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其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温和的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洋文化在此发源。
地形以丘陵为主,烟台、威海丘陵与青岛、潍坊东部的平原构成了胶东的地理风貌。丰富的海岸线提供了众多优良港湾,如青岛港、烟台港与威海港,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胶东经济的繁荣,尤其体现在海洋经济的显著成就上,涵盖了现代渔业、海工装备、海洋医药、海水淡化与海洋交通等多个领域。作为海洋科研与高等教育的中心,胶东在推动海洋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