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惠州武术白眉拳

admin

历史白眉拳首传者是惠阳人张礼泉。他传授技艺给秦程九、廖绵带等人。张礼泉曾在广州开设“大同会武馆”传授武艺,并于民国18年(1929年)担任两广国术馆教师。二三十年代,他与林荫堂、林耀桂、黄啸侠、赖成己并称为“南方五虎将”。他的著名弟子包括曾惠博、夏汉雄等。白眉拳在惠阳、肇庆、新兴、广宁、佛山、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及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各国广泛流传。

张礼泉深得竺法云禅师真传,曾挫败多位拳师,其武艺已臻化境。解放前有“南张(礼泉)北柳(森严)”、“东江猛虎”之称,并与林耀桂(龙形拳)、林荫堂(莫家拳)、赖成已(老洪拳)、黄啸侠(罗汉拳)合称为“南方五虎将”。白眉拳要求胸背挺直、肘部内收,两手护胸,身形上下起伏。手法严密,强调摸黏,长短结合。

白眉派拳术包含“三形、四标、五向、五行、六合、六劲、八式”等要点。“三形”指身体、手、步的形态,即圆、扁、薄。“四标”指内劲,也称为“四运”或“四象”,包括吞、吐、浮、沉。“五向”指五个方向,即上、下、左、右、中。“五行”指用劲方式,包括刚、柔、轻、迅、重。“六合”指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三线对争,六面相合。“六劲”指发劲时指、腕、肘、肩、腰、足六个部位的配合,出势发手要求六劲齐发。“八式”结合步法和手形进行攻击和防守。

白眉拳的特点包括:一、内家劲功,威猛迅疾;二、手法绵密,快速稳健;三、以攻代守,击打要害;四、协调整齐,内外合一。

白眉拳的套路包括:小十字、十八摩桥拳、石狮拳、猛虎出林拳、白眉拳四门八卦拳、三步拳、三门八卦拳、六劲神摩拳、地煞拳、七点梅花拳、直步拳、虎步拳、九步推拳。器械套路有:飞凤单刀、大阵棍。白眉门人根据自己的研练体会和实战经验,也创作了多种形式的新套路。学习白眉派武术,首先需要理解祖先的训词,然后按部就班地学习。

白眉拳盛传于粤西地区,包括惠阳、肇庆、云浮、高要、新兴、广宁、佛山、广州、深圳以及香港、澳门等地,还流传到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各国。

扩展资料

惠州武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惠州文化群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历史上,惠州武术曾影响大半个广东以及港、澳甚至海外。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以及蔡李佛拳、龙形拳、白眉拳这些广东主要的地方拳种中,都与惠州有直接的关系。其中“蔡”在河源,“莫”在东莞,都是传统意义的惠州地域;而李家拳,龙形拳,白眉拳,惠州则直接是原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