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常德 黄土店

admin

属鼎城区管辖,位于鼎城区最南边 与益阳安化接壤,

  黄土店 集镇占地面积164公顷,常住人口5500人,建有金霞、中心、常安、黄龙、迎宾街等8条主街道,总长6500米,硬化率70%;装有路灯106盏;公厕2座,建筑面积82平方米;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1700吨,供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长5800米;各类车辆405台,日客运量高峰3500人次,年客运量60万人次,日货运量500吨,年货运量15万吨;集镇房屋建筑总面积33.99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25.23万平方米,公共建筑50700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36900平方米。

  赶 场:由于黄土店的地理位置、物产和交通优势,决定了黄土店集市贸易的繁华。特别是每逢一、六集日,八方来客相互交易,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尤其是贸易主街和农贸市场非常热闹,竹木器、禽蛋类、水产品、农产品等都是应有尽有。

  春 节:农历正月初一,清早起来(越早越好)燃香蜡烛,鸣放鞭炮(开财门),早餐一般是糯米甜酒、汤丸、或甜酒红枣。然后到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跪年(拱手祝福之类),一般不吃东西,也有招待蛋茶甜酒之类。从初二起开始大拜年,一般全家老少携带礼品,走东串西大宴宾客,直到元霄节止。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早起吃元宵,或以汤丸代之。民间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之说。家家张灯结彩,燃点通宵。

  清明节:清明节前三后四,祭祀祖先,焚纸扫墓。全家老少,提香烛纸钱供品,叩天跪拜,祈祖先安息,保佑后代,也有乘清明为先人立碑,整坟,合族聚餐的,称吃清明会。

  三月三:三月三,蛇出眠,这一天,一般采青蒿兼米粉做粑粑吃,称塌蛇眼,有防蛇咬之意。 并扯荠菜煮之以鸡蛋,系民间验方可以治头痛头晕。

  端 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天,家家门框之上插菖薄、艾叶辟邪,并放金银花、艾叶、车前草等煎水洗澡解毒,并用事前采下的粽叶糯米名为粽子。这一天,女婿都必备粽子,绿豆糕去岳父家过节。

  七月半:亡人节,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共五天是认为先人回家的日子,每家每户在一天之内,必须天天吃饭时,放上已故先人的碗筷,点燃香烛,谓之“下饭”,十五的后四天为先人归去的日子,家家办好酒宴,燃放炮竹、纸钱,打发先人离去。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旧时登高避疫的习俗。主要传统食品为月饼。和端午节一样,女婿也就准备礼品去拜岳父母。晚上,全家登楼喝茶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八十年代初,政府定重阳节为老年节。每逢九月九,政府及部门领导,登门拜访慰问老干部、老年人。农村农村流行上山拾重阳菌:(一各野生枞菌,味道极佳)

  小 年: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也叫小伢年。一般这一天是外出务工人结账启程回家的日子。家家户户开始清理卫生、清洗衣被、贴春联财神,购置过年的各类食品,称办年货。这一天,一般都置办酒宴,全家欢聚。

  除 夕:农历腊月三十为除夕,称“过年”。是本地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清晨,全家老小,齐聚堂屋之中,供美酒,燃烛,放鞭炮,祭祖先,吃年饭时年饭桌上,先给已逝的长者逐一摆上碗筷、酒杯、盛饭斟酒,悼念亡者。然后一家人吃年饭。白天,一般很少外出,现时以看电视、玩牌、娱乐为主。晚餐仍然是全家聚餐,称团年饭。这顿饭一般外出的商贾工匠,在外学习工作的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晚饭后,孩子们燃放鞭炮烟花。现时一家人围炉向火,欣赏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晚会,通宵达旦。

  风味特产

  擂 茶:擂茶有生津解渴、温和中胃、提神健脑、祛风除湿之功效。在历史传说中,黄土店是擂茶的发源地。一千八百多年前,擂茶就已在这里流行。东汉初年时,伏波将军马援带领军队,从龙阳经黄土店攻击武陵“五溪蛮”时,军中士卒被瘴气感染,几天中有不少士卒病死。正值马援焦急之时,一鹤发童颜老者谓马援曰:何不以擂茶解之。马援遂请当地会做擂茶的里手,当日做了大量擂茶,士卒分而饮之,蒙头而睡,及至天明,尽皆痊愈。

  无独有偶,元末明初,朱元璋领兵追剿陈友谅残部,经过黄土店时,军中兵卒也得了同样的病。朱元璋遍访良医偏方,金霞山附近一位姓马的妇女告诉朱元璋:听说当年东汉大将马援行军到此时,军中也流行过这种病,是喝擂茶治好的,将军何不试试?朱元璋遂请马姓妇女为师傅,教火头军依法制作擂茶,士卒趁热喝后蒙头大睡到天亮,第二天,士卒们一身轻松,病状全消。朱元璋大喜,连声说:神茶、神茶。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还专门把姓马的妇女一家接到宫中,封为宫廷茶师,专门制作擂茶。

  传统的黄土店擂茶较之以前更上一层楼,用料更讲究,制作更精细,内容更丰富。在搭茶上也是品种繁多,一桌丰盛的擂茶有20盘以上的搭菜。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传统的搭菜(红薯片、阴米泡、馓子、米皮等)以外,还推出各种烧烤、卤菜、油炸斋菜等,以招徕食客。

  红薯片:就是把红薯切成片后蒸熟,再轻轻地铺到晒垫上晒干。吃前多半用砂粒或食盐与薯片混合炒,待砂粒或食盐温度升高后将薯片分开。待薯片冷却后密封防吸水变软。薯片味道香、脆、甜。还有的先将红薯削皮,再整个儿蒸熟后,又用锅铲压烂、捣和均匀,再将这种干干的红薯糊在薄布上抹平、赶薄。晒至半干后与薄布分离,然后切片、晒片。吃前再熟的方法也改变了,用油炸。这样的薯片更是通体脆鲜,又香又甜。

  阴米泡:阴米泡的制作方法简单,糯米浸一天,即可淘洗、晾干、上蒸笼蒸熟,晒干。在晒干的过程中,要不使粘连,全成单粒。密封待用。食用前二次再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阴米泡与砂粒和食用盐混炒,砂粒或食盐温度升高后,将阴米泡烫熟发泡。掌握火候,适时出锅,筛出砂粒和盐。另一种方法就是用油炸,油炸的阴米泡颗粒更大,味道好多了。阴米泡是传统的擂茶搭茶之一。当然也可用开水冲泡当正餐,冲泡时加入白糖味道更佳。

  馓 子:馓子用糯米制成。将糯米浸泡1-2天,淘洗晾干,上蒸笼蒸熟。用窄篾做成直径约十几厘米的篾圈。放置木板或平底浅盆上,并在底上擦少许油,放入1两多阴米饭到篾圈内,手和筷并用,将阴米饭赶平。待阴米饭赶得互相间粘连紧了,就做成了一个馓子。将其晒干备用。食用前用油炸,馓子既泡又脆,营养丰富易消化。

  米 皮:米皮不是大米的表皮,是一种用籼米制成的风味食品。制法如下。将大米浸泡一两天,淘洗磨浆。根据需要可在米浆里掺入盐和味精,或掺入白糖,以做成各种口味的米皮。用长约30厘米、宽约二十厘米的长方形平底浅盆将稀米浆适量倒入盆内荡平,放入开水锅内蒸熟,可在半干时切成小块再晒,也有整块晒平的。食用前用油炸,米皮特泡、特脆、味道很好。

  锅 粑:锅粑就是煮饭时锅底被烧黄的一层饭粒。不过要做成我们所说的锅粑还有点讲究。在饭熟前要用小火慢烧,多等一会时间,使锅粑尽可能厚一点,粘连性强一点。盛饭时小心,不要弄坏锅粑。饭盛完后,在锅粑上均匀地撒少许盐,盖上锅盖,等一段时间后,锅粑即与锅自然脱离,便可将整块锅粑拿到太阳下去晒干。食用前用油炸,既脆又泡。

  阴黄豆、阴麻豆:阴黄豆、阴麻豆(麻豆就是红豆)制作方法简单。将黄豆或麻豆洗净、煮熟、用盐腌1-2天。晒至七、八成干便可收捡。阴黄豆、阴麻豆也是以前传统的擂茶搭茶。吃时慢慢咀嚼、品味、回味悠长。

  年糕、糍粑:年糕由糯米、籼米混合制成。泡米、磨浆、沥干后上蒸笼蒸熟。注意,一定要熟透半生不熟的米浆做的年糕既保管不久、煮吃时也要沉。杵年糕和杵糍粑都是很吃力的活,下杵均匀不行,一般两人各拿一杵,越到后面,熟糯米浆的粘连性越强,到后来,必须你杵我杵上的,我杵你杵上的才能杵好。然后用手捏坯子,再放入粑粑印子内压制成形。糍粑是用纯糯米做成。泡米蒸熟后用杵使劲杵,杵到看不到饭粒形状,跟米浆杵成的年糕一样时就算杵好了。然后在篮盆里根据需要做成糍粑。以前,新女婿给岳父母拜年,糍粑是必备的礼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