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灯具,无论是提、挂、抬还是静置,主要用于观赏。然而,海盐的独特艺术形式——滚灯,却别具一格。这种滚灯不同于寻常,它能够翻滚舞蹈,甚至被抛掷空中,但无论经历何种动作,其中的灯火始终明亮,灯壳坚韧,不易破碎。滚灯的制作材料选用江南的优质毛竹,内嵌一个红绸小球,表演者身着武士装,展现出整齐与威武。伴以锣鼓的节奏,舞者动作矫健,充满竞技精神,深受群众喜爱。
海盐滚灯的动作丰富而规范,共分为9套,每套包含27个精心设计的动作,如“张飞跨马”、“王祥卧冰”、“开荷花”等,每个名称都寓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滚灯艺术中,又有红心灯和黑心灯之分,象征着尚武精神和技艺的较量。在比武环节,各村坊以红心灯出战,只有自认技艺高超的村坊才会选择黑心灯。黑心灯的出现,意味着挑战,若红心灯胜出,便能赢得黑心灯,成为最后的强者。这种传统竞技方式,展现了滚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扩展资料
滚灯源于海盐,流行于江南,古时盛行于海盐的元宵灯会。海盐滚灯不仅是可翻滚舞蹈,更是竞技比武的手段,体现了海盐先民在与海患长期抗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尚武精神。海盐对民间艺术滚灯进行挖掘、整理、创编,使滚灯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出艺术生命的魅力和生机。海盐县提出创建“滚灯之乡”的目标,旨在繁荣和发展滚灯艺术,打响海盐特色文化品牌,扩大海盐知名度。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海盐滚灯归入其中的舞蹈类,成为了国家级文化瑰宝,天宁小学也被命名为海盐滚灯的传承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