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天,有人买来树苗,有人买来竹子……但这些东西都无法填满一间屋子。老师感到很失望。过了一会儿,韩愈到了。他从袖子里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后,烛光立刻照亮了整个屋子。
(2) 科举考试受阻后,李贺困守长安,写下了《致酒行》这首诗。
(3) 啊?竟然如此,背诵难免枯燥,学生们一定对我恨之入骨吧?其实大可不必,我只是在说一个事实,阐述一个观点,青年学生认同,说明文章还有用,不认同的话,我在现世也听得够多了,并不会入心。
(4)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连州知州石炳璋从阳山拓韩愈真迹,将“鸢飞鱼跃”四字刻于燕喜亭右后侧的卧龙石上,后有何健的楷书题跋:“韩公大字世罕见之,乾隆壬寅,健秉铎阳山,得四字于土人家,为之勒石。”韩愈“鸢飞鱼跃”石刻见于山东潍坊十笏园、广东潮州韩文公祠、广西贺州小西湖、肇庆七星岩等地,影响颇广。
(5) 名望: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其诗对宋诗影响极大,与孟郊等人被称为“韩孟诗派”。
(6) 李贺本来是可以早日登科及第的,却因父丧而遭阻。服丧三年后,韩愈写信给李贺,劝其举进士。后因妒才者拿其父名“晋肃”说事,“晋”与“进”犯“嫌名”,李贺愤然离开试院。
(7) 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8) 这些年来,自己学习掌握了一些韩愈文化知识,我想,怎么能让社会上更多人都学习韩学知识呢?经再三思虑,除了把我作为韩研会会员已发的韩学书籍主动借阅出去让大家学习外,还特别利用自己修车这一行的工作特点,来促进韩学知识对社会人群的普及和学习。于是,我就对前来修车的顾客特别定了几条规则:即向顾客提出韩愈是什么样的伟大人物,韩愈籍贯故里是哪里,韩愈的名篇《师说》、《马说》、《进学解》等文章主要内容、韩愈的成语典故、韩愈的诗文警句等有关条目,只要能答出其中两个问题的,修车半价;如能回答正确三个以上问题的可免去其修车费。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奇招却十分有效,顾客看到学韩愈文化修车就能免费,受到了很大的鼓励,很多顾客都能积极找书籍、查资料、相互请教等,主动学习韩愈文化。这些年来,在谷旦镇的一方热土上,已有无数顾客在修车的同时学到了许多韩愈文化知识,并由此在当地形成了学习韩愈文化的小气候。至今,我利用修车工作宣传韩愈文化的这一有益之举,仍在继续发挥着坚实有力的作用,鼓舞着越来越多的顾客参与到学习韩愈文化的行列中。说老实话,虽然我一定程度上多付出了自己的时间,且减少了经济收入,但心里却感到十分踏实和欣慰。
(9) (译文):某年某月某日,潮州刺史韩愈派遣部属秦济,将一头羊、一头猪,投入恶溪的潭水中,送给鳄鱼吃。
(10)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