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我国方言最接近普通话的省份都有哪几个

admin

我国方言最接近普通话的省份都有哪几个?其实感觉北京、河北、山东、东北地区的方言都比较接近普通话,但是据说当时制定普通话的时候,河南话差点被订成普通话,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现在北方人说的话就真的成了“胡说”了。

我们来看看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进行了语音采集。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从后来普通话的规范来看,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

到这里其实已经没有啥可争议的了,第一个最标准的就是河北省的官话,而最为标准的地方就是河北省的滦平县,大家也就不用再争了,这里是最为标准的;

其实北京城的官话也很好听,但是要说到方言靠近普通话,其实东北的很多人是从河北省移民过去的,尤其是黑龙江一带更是如此,他们大多是从河北过去开荒的,不仅如此,内蒙古的东北部也有大量的河北人过去,当然还有山东人、河南人等,当时大多数是闯关东过去的人。

关于普通话,现在人们经常开玩笑,对各个地方的官话进行调侃,比如四川的普通话,大家会说“你这是川普”、某个城市的普通话,也会被这样调侃,比如上海普通话会称为“上普”,其中最让人头疼的是海南普通话,对于一个语言不敏感的人来说,连他们的普通话都能听成天书。

其实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过去推行普通话是为了方便大家沟通,消灭地方的方言,现在看来方言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还有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如此,很多地方又开始保护地方语言了,看来我们有时候也是挺有意思的,先去消灭一下,等到快没了再保护一下,就是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造成丢失。

有时候看到那些对方言特别敏感的人,一学机会,当年在呼和浩特老城区,就有号称长着三条舌头的人,他们既能说蒙语,又能说官话,还能跟外国人说俄语,是属于典型的联络家,做起生意来非常留,其实他们大多数是晋商,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的老板当年都是从这里起的家,靠的就是这种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