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潮汕粥的种类

admin

潮汕地区的粥文化源远流长,尤其以白粥最为常见。每天早晨,潮汕人家中必会煮一大锅白粥,作为全家人的早餐。在古代文献中,粥被称为“糜”,这一称谓在《尔雅·释言》及《说文解字》等古籍中均有记载。粥不仅养胃气、生津液,还具有清热解毒、解腥化腻、滋补身体的功效。特别是在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粥成为了营养丰富、老少咸宜的养生佳品。

潮汕地区有关粥的俗语众多,如“糜尽咸菜了”、“食糜补腹”等,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于粥的喜爱。这些俗语背后的故事也十分有趣,例如“插米换番薯”这一俗语,反映了当地人民对于食物的精打细算。这种饮食习惯不仅体现了潮汕人对食物的珍惜,也彰显了他们勤劳节俭的精神。

潮汕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煮法。与广州等地的粥不同,潮汕粥讲究米粒“开花”,即大米煮至米粒充分膨胀。而皮蛋瘦肉粥则需先将大米煮熟,再用打蛋器搅拌,以增加口感。相比之下,经过深加工的粥难以保留米香,且口感不够细腻。

潮汕砂锅粥的制作工艺同样独树一帜。最初,潮汕砂锅粥使用传统的“脚钵”烹制,之后逐渐过渡到浅鼎、轻铁锅、不锈钢锅。最终,潮汕师傅发现使用粤菜中的砂锅煮粥更为适宜,煮沸时不易溢出,适合长时间慢火熬煮。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潮汕师傅的匠心独运,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工艺的传承。

除了白粥外,潮汕地区还流行加入海鲜或肉类的粥品,如肉蟹粥、鲜虾粥、鸽子粥、猪肉粥等。这些粥品以“鲜”为主,经过精心烹制后温热鲜美,口感细腻。夏季适宜食用的粥品有番薯粥、木瓜粥、百合莲子粥等。番薯粥需趁热食用,以免引起泛酸。平时,人们还可以在白粥中加入小米、红豆、绿豆、荞麦等糙米,增加粥的营养价值。

煮粥是一门技术活,尤其煮潮汕粥更是如此。由于潮汕地区靠近海洋,海鲜摄入较多,容易导致尿酸过高。因此,建议使用碱性水煮粥,以中和体内酸性。煮粥时,最好使用砂锅以文火慢炖,或者使用高压锅快速煮制,这样煮出的潮汕粥米香四溢,口感更佳。

许多潮汕人在外求学、工作,习惯了吃炒粉、面包等快速食品。然而,长期下来却感到肠胃不适,怀念起“白粥配咸菜”的传统早餐。近年来,潮式宴席常常在正菜之后提供一小碗白粥,搭配杂咸,不仅饱腹感强,还能舒畅肠胃,缓解酒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