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俄文称中国为契丹。。连阿拉伯国家,以及东欧,巴尔干,北非国家的言语中,都成中国为契丹。
书上叙述的辽朝的历史地位
论辽朝在祖国历史上的地位
自公元十世纪以来,辽在祖国近一千年的历史里,占了二百多年。地域虽是半壁,但影响深远,在祖国历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
一 辽是祖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各民族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大家庭。包括汉族在内共有五十多个民族, 分布在祖国各地。这五十多个民族,都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也都是源远流长,对祖国历史文化有过光辉贡献的。 在历史记录中出现过的民族,如东胡、乌桓、鲜卑……在以后的朝代里不见了,不是他们没有留下后人,是史书里改用了别的名称(包括自称、他称),或是分散在其他各族了。这些分化、结合等变化过程,属于民族史研究的课题,也是中国通史的重要内容。 十至十三世纪在祖国的北方,以契丹、女真为主建立过辽(907--1125)、金(1115--1234)朝廷,都是祖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以后分散在汉、蒙、满等族,就现在的了解,保存契丹传统更多的是达斡尔族,达斡尔人供奉的库烈儿佛,就是辽亡不肯降金的首领。 契丹和后梁太祖朱温同年开国,辽国和五代两宋南北相对二百多年,辽在经济文化上虽有落后的一面,但在军事、政治上却长期占优势地位。对于祖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相影响和发展前进,起着极其重要的乘前启后的作用。
平常说“唐宋元明清”,那只是习惯代表时间的顺序,并不是说历史上没有辽这个朝代,也不代表它不重要。恰恰相反,辽国在祖国历史上就一些关键的变动和承前启后的意义说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说辽和两宋是分立的,若说辽是割据政权,就不够恰当。辽是祖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北朝,当时南北双方就是用南朝、北朝相互称呼的。 所以说辽在祖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也属于变动较大的阶段,在某些意义上说是划时代的变动。辽二百多年的是祖国几千年历史上很重要的二百年。 二、辽国时祖国历史发生的重大变化 第一,草原上建制城寨,沟通了长城南北。 辽代开国初,在草原上建立城寨,安置据点,形成新兴的聚落,给祖国北方大草原带来了安居的农业户口,这一道新的曙光改变了草原面貌,沟通了长城南北,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来说起了积极作用。 辽以前,北方草地和中原农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辽以后差别缩小了,现在除了我们保留的牧场草地,长城南北,可以说没什么区别了
我们放眼祖国江山,从历史长河来观察祖国南北统一准备了条件,铺平了道路,近一千年再没有出现过分裂,因而也可以说,按历史事实看,辽之前属一段,辽之后属一段。宋辽时期是祖国历史上再一次的南北朝,也是历史上的一条分界线。 第二,开发建设了祖国北方,稳定了祖国疆域。 汉唐在祖国历史上是强盛的朝代,特别是唐,在北方的威势很盛,在辽代就大大不同了。宋辽双方有一段较长的和平分立。在此时期,辽得以开发北方,大大增强了北方各民族人民对于祖国中央的向心力,对于稳定祖国疆域,直接起积极作用。如辽国在五国部等地设节度使,实行改土归流,为元明清在奴儿干地带的统治,奠定了稳固基础。辽把中原文化带到西域,为后来的在西边的开发建设作了准备。 由于南北和平,不仅辽经营了北方,宋也得以分出力量经营西南和海外交通,可见稳固北方,对西南和海外友好往来也起了间接促进作用,有些事对今天来说,也具有一定意义。 第三,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承袭和发展。 我们先从朝廷的指导思想看,历代君王皆以团结少数民族为主,经过了魏晋南北朝以后,一直到唐太宗,局面打开了,视野放宽了,唐太宗的藩汉兼包、一概同仁的政策思想,在辽朝基本得到实现。 辽或契丹在合并渤海之后,仍沿渤海旧制,设中央台,置左、右、大、次四相。虽然契丹人掌实权,但对渤海上层很尊重。在辽时代里,不仅全部继承前代的各项经济制度,就和记录朝廷活动的制度,也和以前朝代一样,没有中断。在保存当代朝廷档案方面,也完成了承前启后的任务。 三、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几件具体事例。 辽为元明清积累了经验,辽是元明清大一统的孕育时期。这个时期很多事连接着今天,若就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具体事例、具体细节作微观的分析,更会发现辽研究的现实意义。 辽朝设官分南北,北面官治牧区,南面官治农区,因俗而治,分别按具体情况办事,兼容、平等,其了安定团结的作用。 关于经济方面,辽代由于农牧结合出现定居放牧的萌芽,草地上通过插花田形式开展多种经营,在朝廷属于生财有道,同时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生活。辽代在渤海湾沿岸制盐,产量高,盐价低,向宋朝走私,一直牵制着宋朝的河北盐政。从东北向北京运粮的海道是辽代开始的。今天的鞍山铁矿从辽代始就开采过。 河北宣化辽墓顶所绘的星象图和辽代历法,表明当时天文知识很高。辽代的医药很出色,有一种麻醉剂,很受欢迎。还有一种防冻剂,效果很好。直至今天临床上还有使用。 辽代建筑如山西大同上、下华严寺,辽宁义县奉国寺,应县木塔,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国家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过一定的贡献。而辽在祖国历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是不可磨灭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辽史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承担起这一使命,为辽史的研究和祖国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
但实际上造成这种称呼具体原因很复杂,这些和西域诸国和辽朝的解除有关,宋朝非常闭塞,和少数民族王朝交流的很少。最主要的是蒙古人的扩张,因为金成辽统,蒙古人误认为,金和汉人的祖先是辽,即契丹,这个说法,被蒙古人带到了阿拉伯世界和俄国,以及东欧地区。
最早系统的记载是拉施特的《史集》,参看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一卷第二分册第97到98页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