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为板鸭,又称无为熏鸭,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安徽省无为县的传统名食。
2. 制作无为板鸭,选用巢湖地区的麻鸭作为主要原料,辅以包括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在内的三十多种中药材和调料。
3. 制作过程先经过熏烤,再进行卤制,独特的工艺赋予了无为板鸭独特的风味。
4. 在清朝时期,无为板鸭的制作工艺在当地群众的不断尝试与改良下形成,其中以鼓楼口林鸿兴的板鸭最为出名。
5. 传统的无为板鸭制作方法包括选重2公斤左右的麻鸭,宰杀后通过特定的腌制、熏烤和炖煮步骤来完成。
6. 腌制过程中,鸭子需要先被盐腌制,再以硝水晃动,之后晾干水分,并通过燃烧木屑的熏烤方式上色和增加风味。
7. 熏烤后的鸭子还需放入锅中,加入多种香料和辅料进行炖煮,最终烹饪成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的板鸭。
8. 无为板鸭的特点在于选料讲究,制作工艺复杂,先熏后卤,天然烟熏的芳香与板鸭的鲜嫩完美结合。
9. 成品的无为板鸭,鸭皮脂厚润,肉质鲜嫩,色泽油亮,口感醇香,深受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