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
曾在长沙城北书堂的诗人是欧阳询,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与李渊交情深厚,被李世民授予侍中一职,并累官至太子率更令,封渤海县男。期间他与人主持编撰了《艺文类聚》。他的楷书有“楷书极则”之誉,被后人所模仿。他还创出“欧阳询八决”书法理论,并著书立说,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641年,欧阳询逝世,终年84岁。
欧阳询的书法理论
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_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八诀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
长沙城北书堂
长沙市望城区的书堂山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父子从事书法艺术学习和创作的历史名山,书堂山濒临湘江,与长沙湘江航电枢纽毗邻,北距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6公里,南距长沙市中心城区约20公里,海拔192.4米,主峰面积1.85平方公里,是欧阳询父子从事书法艺术学习和创作的重要场所,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书堂山山体峰岭回环,山上树木参天,生态环境优良,与历史文化遗迹相映成趣。各历史遗迹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钟灵毓秀的山林之中,高与低、藏与露、虚与实交相辉映,给人以绝佳的文化审美享受和休闲体验,真是登山爱好者爬山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