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学历排序从最高到最低依次为:院士、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大专、高中(中专)、初中、小学。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进行科研工作的人员,但这不是一种学位,而是工作经历的体现。小学教育是人们接受的第一阶段正规教育,初中则是初中的简称,是中学教育的基础阶段。高中,即高级中学,属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更高等级教育机构,上承初中,下启大学,通常为三年制。
中国的高中教育涵盖了普通高中、成人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级技工学校等多种类型,均属于高级中等教育范畴。大专学历指的是大学专科学历,大学专科教育主要有高职和高专两种形式,主要在普通高等学校中进行,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大学专科学历。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提供,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也提供应用型本科教育,侧重于应用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硕士研究生,即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通常被称为硕士生,是本科教育之后的进一步深造。硕士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该学科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如果满足学位授予条件,将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博士,即普通博士研究生,分为正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和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真正意义上的博士两类。而院士是中国科学或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士后则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职务,通常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这种职位不仅是一种工作经历,也是一种学术水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