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试生产“中试空白”现象

admin

当前,中试生产的“中试空白”现象较为突出。许多人对中试的重要性理解有误,误以为科技成果的转化仅需科研成果本身。然而,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高校的研究投入远大于成果转化,企业对科技开发的投入相对较少,这种失衡导致高校承受了不必要的成果转化压力。

尽管高校在填补“中试空白”方面并非无所作为,但主要依赖于企业的配合。我国国有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积极性不高,这是形成“中试空白”问题的关键因素。由于高校和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受限,独立建立中试基地往往难以实现。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推动行业内的合作。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建立行业性中试基地来共享资源,政府可以通过科技开发经费的拨款,设立专门的中试资金支持这一过程。此外,政府或民间性质的中试机构也可发挥作用,负责样品生产、技术鉴定、小批量试制和产品鉴定等环节,从而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扩展资料

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成果产业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试的成败。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 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需要建立旨在进行中间性试验的专业试验基地,通过必要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中试基地起到的就是这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