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上海徐汇区学习古琴的,跟从师父学了基本功和指法,一共七节课。通过这七节课,我规范了左右手型,形成了熟练的肌肉记忆,抬手就有正确的手型。从第八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了曲子的调弦和读谱。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学曲子变得事半功倍。
记得当时学了一首《秋风词》,一周的时间我已经能流畅地弹奏,没有磕绊。后面学的曲子,我都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与我同时开始学琴的朋友,在其他地方学琴,第二节就开始学曲子,到了第四节就能磕磕绊绊地弹奏。而我还在学习左手按弦指法和绰注山下进退拖淌。当时我也怀疑过,朋友的手型非常难看,但我坚持按照师父的策略,扎实地学基本功。
到了第九周,我已经能熟练地弹奏《秋风词》了。而我的朋友,直到那时还磕磕绊绊地弹《仙翁操》。半年后,我已经熟练地弹奏《酒狂》、《良宵引》、《归去来兮》和《阳关三叠》等曲子,而朋友弹奏《秋风辞》和《良宵引》时仍然磕磕绊绊,难以入耳。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基础的重要性,速成反而会害了自己。
朋友开始改手型和指法时,痛苦万分,但因为勤奋好学,最终也修成正果。我们一起脚踏实地地学完了《流水》,然后一起学习《大胡笳》、《潇湘水云》和《广陵散》。我非常感激这一切,真正热爱古琴,虽然花费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但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自然放松地弹琴,真的会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