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学院的历史可以追寻到1923年,当时成立了直隶第六师范学校。在二战期间的1945年,学校曾更名为冀南军政干部建设学院,体现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角色。
1960年,学校迁至衡水,改名为河北衡水师范学校,并在1978年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依托于衡水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正式升级为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河北农业大学衡水分校停办后,学校利用其旧址进行扩建,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五个学科,初期在校生规模为500多人。
然而,由于旧校址地理位置偏远,信息交流不便,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校方决定将学校迁至衡水市西郊。这一决定得到了省级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大力支持,于1983年11月开始新校址的建设,第一期工程共2.5万平方米在同年投入使用。
1987年7月,学校顺利完成搬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7年,经过省政府的批准,衡水师专与原衡水教育学院合并,实力进一步增强。到了2004年5月17日,教育部批准了衡水师范专科学校的改建和升格,学校正式升级为本科院校,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扩展资料
衡水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京九沿线第一个省级"综合开发实验市"--河北省衡水市。京九与石德铁路,京开与太青高速公路,京九与济石太银通讯光缆在这里聚汇相交,衡水成为北起北京、南达九龙,东接京沪,西连京广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新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距市区十公里处的衡水湖是华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