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其核心在于接纳所有学生,无论其背景或需求的差异,旨在消除歧视和排斥,鼓励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它并不仅仅针对残疾儿童,还包括贫困儿童、性别不平等下的女童以及偏远地区的孩子们。
全纳教育的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发展轨迹与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密不可分。1971年和1975年,联合国相继通过《弱智儿童权力宣言》和《残疾人权利宣言》,强调保障特殊儿童权益。美国在1975年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提出“最小限制环境”和“零拒绝”原则,鼓励特殊儿童融入主流教育环境和工作场所。
1978年,英国的《沃诺克报告》倡导一体化教育,倡导将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融入普通学校,通过场所、社会和功能一体化,实现教育的持续改进。这时期,正常化和去机构化思想兴起,推动特殊个体回归主流社会生活。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萨拉曼卡召开的特殊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标志着全纳教育正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自此,全纳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实践,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