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的书写系统是基于15世纪世宗国王创制的训民正音,这是一套独特的文字,与许多其他受外来文字影响的文字体系有着显著区别。它的创造过程快速且独立,虽然在组字规则上受到汉字影响,但整体上不受八思巴字或其他文字的直接影响。最初的训民正音有28个基础字母,但随着语音演变,减少了4个音,现使用24个基础字母构成40个字母表。
朝鲜语的字母表由子音和元音组成,分别有竖立类、躺卧类和复合类的子音字母,以及元音字母。组字规则基于音节,每个韩字由声母、韵母和韵尾组成,按照从左到右和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根据元音字母类型的不同,声母与韵母的组合有三种规则:辅音字母添加在竖立类、躺卧类或复合类字母的特定位置。
对于没有声母的音节,使用不发音的子音字母“”作为声母。韵尾则始终位于声母和韵母组合体下方。训民正音的诞生还有一段传说,据说世宗国王在寻找简单易学的语言替代汉语时,灵感来自于窗户透过的阳光投射在地上的图案,这些图案后来演化成了朝鲜语的文字基础。其中,“”字的形状则源于窗外太阳的形象,体现了朝鲜语的独特文化背景。
扩展资料
朝鲜语、韩国语(简称韩语)二者差别微细本质相同,是朝鲜族的通用语言,谚文字母由世宗大王于1443年发明完成,相对于朝鲜的地理位置而言,韩国首都首尔(原名汉城)就是自1392年以来的李氏朝鲜(后改名大韩帝国)首都,所以韩国的“标准韩国语”更接近朝鲜半岛分裂前的官方标准语言。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汉文,谚文未能成为正式文字。二战结束北朝鲜彻底废除汉字,朝鲜语全部采用谚文字母拼写。韩国也一度废除汉字,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