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南阳靳岗教堂历史

admin

1791年,法国遣使会神甫刘方济秘密莅临南阳靳岗,催生了当地的信徒群体,这里逐渐成为了河南省天主教活动的中心。

在1870年,意大利米兰外方传教会接手了河南教区的事务,安西满神父(1831年-1904年)被委任为主教,他在1875年在靳岗建造了一座可容纳一千余人的罗马式主教座堂,教堂周边还相继出现了女经堂、司铎楼、圣母院、坟园和西满中学等设施。

1895年,为保护教堂,村庄周围筑起了坚固的寨垣,长达1500米,高6米,设有5座寨门。靳岗教堂在靳岗和汉口设有账房,分别管理周边3700多亩土地和汉口租界内的80多栋房产。

然而,悲剧在1900年7月6日至9日发生,义和团集结数万人对靳岗教堂进行了围攻,当时河南省四分之三的教堂已遭受破坏。

1951年至1954年1月,意大利籍传教士被逐出中国。此后,靳岗天主教堂的管理权转交给了天主教友爱国会。

不幸的是,1963年,大堂遭遇火灾,不幸焚毁。1980年8月15日,女经堂得以重新开放。1946年,曾宪波神父将河南省的主教座堂迁至开封,靳岗则成为南阳小教区的总部,管辖南召、南阳等九个分堂,拥有44个大小堂口和109个念经处。

扩展资料

靳岗教堂在河南省天主教历史发展中举足轻重。天主教传入中国,为时颇早;天主教传入河南则在明熹宗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到清朝嘉庆年间,河南境内若干处己有教友。公元1843年河南天主教教友己有两千余人;教廷方面,遂令河南省的教务脱离南京,自行独立。1844年正式成立河南教区,任命安巴都为首任主教,由靳岗向河南全省发展教务,派遣传教人员,主教府即设于南阳城西北郊的靳岗。鼎盛时期曾一度号称中国四大教区之一现为天主教南阳教区的主教座堂。[1]  靳岗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