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派中的长芦寺,属于“禅宗”体系。相传在梁普通年间,南天竺的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传播禅法。公元527年,他被武帝所闻知,来到建康。与南朝梁武帝萧衍交流后,达摩选择了渡江,来到江北的长芦寺,这所寺庙自古以来就是佛教禅宗著名的场所。
长芦寺历经千百年,经历了风雨沧桑,多次兴废。据史料记载,最初的寺址紧邻江岸,但这段长江河道极为不稳定,堤岸时常塌陷,导致长芦寺的建筑群遭受了频繁的破坏。
在长芦寺兴盛时期,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前来游历,或赋诗、撰写文章。唐朝的骆宾王、李白、韦应物、刘长卿、孟郊、温庭筠,以及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秦观等,都曾慕名而来,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长芦寺仅存有正殿,现被辟为长芦中学校史陈列室。2007年,长芦中学整体合并到了九龙中学,而今这里成为了南化技校的实验基地,见证了长芦寺历史的变迁。
扩展资料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梁朝后期国势败坏,北齐和西魏相继来攻,失去了大片土地,注定了北强南弱之势。萧衍建立,萧方智时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另外萧衍的孙子萧察曾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后亡于隋朝。至隋末大业十三年,萧铣在江南重建萧梁,历五年,为唐朝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