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油炸鬼是怎么来的

admin

油条又名炸面,广东人则俗称油炸鬼。鬼者桧也,据说此品起源于人民憎恨奸臣秦桧陷害岳家父子之事。当时,杭州有一作油炸食品的小贩就作出了油条这一食品来惩罚奸人,原名叫“油炸桧”。这一传说,清人柴萼的《梵天庐丛录》中有一段记载:“旧云,浙人恶秦桧,因溲面状桧,投诸鼎镬,食以泄恨,名曰油炸桧,犹墓前铁象也。千秋信始, 忠奸昭昭,而独于桧尤为名人痛恶,何耶?桧今作脍,遂 鲜知其始者。”把油炸桧称为油炸鬼,当然是因此二字近音,但更主要的是能解心头之恨。一字双关,妙意无穷,人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

各地的油条的式样大体相同,但风味却大不一样。北方油条又大又长,软中带韧,嚼起来满口生香,能多食无妨。广州的油条较为短小,脆爽松化,食起来朗朗上口,宜作茶粥等稀食之佐料。两者各有所长。

油条的用料简单,主要是面,但制法讲究,易学难精。发面、使碱、油温等都要准确,要炸得好那是不简单的。因此,很少人能在家庭里象做馒头包子那样随便制作。广州市有一位师傅,作油条的技术相当高明。他做的油条两头稍隆,中间微瘦,里头松泡。人们称之为“棺材头,菊花心”,吃起来特别松脆。每次表演比赛都得第一名。同行们向地请教,别的作法他都讲了,有一些粉状的用料说什么也不肯公开,故他的油条技术至今仍没有传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