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渭南中考总分如下: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物理8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化学60分、历史60分、体育健康考试成绩60分、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分值各10分。总计720分。
渭南
渭南市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地势属于华北地台的陕甘宁盆缘区,地质呈现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堑构造。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
海拔330到2645米之间。外围是台塬,垦耕历史悠久。南部黄土台塬与洪积扇相间。南北边缘为石质山地。
渭南市气温偏高,呈现冬不冷、夏不热的特点;降水总体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表现为冬夏多、春秋少;日照分布不均,地域分布为南部偏多,中北部偏少。季节气候为:冬季气温偏高,暖冬特征明显;春季冷热交替,乍暖还寒;初夏酷热干旱,仲夏多雨凉爽。
秋季阴雨绵绵,收种推迟。年内大风、倒春寒、春旱、夏和秋连阴雨等灾害天气频发,但整体气象灾害中等发生,危害较小。年平均气温为12.5℃至14.8℃。
全年总降水量为489.6到795.0毫米。汛期降水分布不均,全市大部分县市偏多,个别县市接近常年。汛期(5到9月)降水总量为372.1到625.3毫米。全年太阳光照分布不均,年总日照时数1784.1到3130.6小时。
渭南市地表水主要为河川径流。河流分过境、入境和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渭河、洛河(北洛河)为主要过境、入境河流。全市河川集水面积13134平方千米,有河流和1千米以上的沟道4113条。
河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25条,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5条,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44条。渭南市地下水较为丰富,在可利用的水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年可开采量6.56亿立方米,可开采模数地域差异很大,总补给量为15.08亿立方米。
境内南、北山区地下水贮存在第四系基岩中,其他地区则广布于松散岩层中。受地层构造的控制,多数地区形成上下叠置的双层或多层水体。地下水位标高由盆地南北两侧边缘向渭河河谷方向递减,资源由贫到富,水质具有一定水平分带规律,呈现出盆地型地下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