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用,定远县人,明朝将领,以雄勇多智略著称。他喜读书,通晓兵法,元末时在妙山结寨自保。明太祖征服各地,冯国用与胜一同归附,并获得太祖的亲近信任。
太祖曾向国用询问天下大计,国用回答:“金陵龙蟠虎踞,乃帝王之都,应先攻克以奠定根基。然后四出征伐,倡导仁义,收拢人心,不贪恋子女玉帛,天下即可平定。”太祖听后非常高兴,让国用进入幕府,随从攻克滁、和,战于三叉河、板门寨、鸡笼山,皆有功绩。
渡江后,冯国用协助攻取太平,太祖遂命其典领亲兵,委以心腹。在擒获陈野先后,太祖让其释放,并令其招抚部曲。国用料定陈必叛,建议不遣其归,果然陈叛,并被部下杀害。其侄子兆先接掌其部,屯驻方山。太祖命蛮子海牙扼守采石,冯国用与诸将攻破海牙水寨,又擒获兆先,使其部众三万余人归降。众人心疑,太祖挑选五百名骁勇之士作为亲军,驻守帐中。国用被委以重任,与诸将下镇江、丹阳、宁国、泰兴、宜兴,从征金华,攻绍兴,屡获晋升至亲军都指挥使。
冯国用在军中逝世,时年三十六岁。太祖悲痛不已。洪武三年,追赠郢国公,肖像功臣庙,位列第八。
国用之子诚尚幼时,胜先已积累功绩成为元帅,于是继承兄长的职位,掌管亲军。
扩展资料
冯国用(1323年-1358年),明朝开国大将。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好读书,通兵法,初结寨自保,后归朱元璋,劝朱元璋先取金陵以为根本。渡江后掌亲兵,以战功累擢亲军指挥使,后在攻打浙江绍兴之役中,以暴疾死于军中,洪武三年追封郢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