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工程量方法如下:
1、统筹程序,合理安排。工程量计算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关系着预算工作的效率高低,进度快慢。按施工顺序或定额顺序进行计算工程量,往往不能充分利用数据间的内在联系而形成重复计算,浪费时间和精力,有时还易出现计算差错。
按照统筹法原理,根据工程量自身计算规律,按先主后次统筹安排,把地面面层放在其它两项的前面,利用它得出的数据供其它工程项目使用。
2、利用基数,连续计算。就是以“线”或“面”为基数,利用连乘或加减,算出与它有关的分项工程量。基数就是“线”和“面”的长度和面积。
3、一次算出,多次使用。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不能用“线”、“面”基数进行连续计算的项目,如木门窗、屋架、钢筋混凝土预制标准构件等,事先,将常用数据一次算出,汇编成土建工程量计算手册。
其次也要把那些规律较明显的如槽、沟断面、砖基础大放脚断面等,都预先一次算出,也编入册。当需计算有关的工程量时,只要查手册就可很快算出所需要的工程量。这样可以减少那种按图逐项地进行繁琐而重复的计算,亦能保证计算的及时与准确性。
4、结合实际,灵活机动。用线、面、册计算工程量,是一般常用的工程量基本计算方法,实践证明,在一般工程上完全可以利用。但在特殊工程上,由于基础断面、墙厚、砂浆标号和各楼层的面积不同,就不能完全用线或面的一个数作为基数,而必须结合实际灵活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