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恩将仇报、残兵败将、行将就木、斩将搴旗、将计就计、将错就错、将信将疑、虾兵蟹将、天兵天将、将功补过、损兵折将、败军之将、干将莫邪、王侯将相、杀妻求将、常胜将军、出将入相、将遇良才、国将不国、大厦将倾、调兵遣将、将门虎子、大树将军
1、将心比心
【解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示例】: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 ◎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八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人与人相处
2、恩将仇报
【解释】: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示例】: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天理何在!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同“以怨报德”
3、残兵败将
【解释】: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出自】:明·邵璨《香囊记·败兀》:“我如今连被岳家军杀败,收聚些残兵败将,济不得事,目下就要拔营回去如何?”
【示例】:侯匪又转向那一撮~动员起来。 ◎曲波《林海雪原》三七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用于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
4、行将就木
【解释】: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示例】:但老夫~,只求晚年残喘。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5、将计就计
【解释】: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出自】:元·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第三折:“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示例】:某已知曹操之意。今可~而行。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利用对方计策向对方施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