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作为现代货币体系的主流形式,其特征显著且独特。它并非基于实物商品的价值,而是依赖于信用制度,通过法律手段确立其作为支付工具的地位。
信用货币的不可兑现性,使其成为一种符号形态的货币。它不是直接代表商品价值的实体,而是一种由国家或金融机构发行、用于流通和支付的信用载体。这种货币形式的出现,标志着货币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信用货币以信用作为其基础,通过一系列信用程序得以发行和流通。它不再像传统货币那样与特定实物资产直接挂钩,而是建立在信任和法律规范之上。信用货币的这种特性,使得其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信用货币具有四大显著特征。首先,它作为货币的价值符号,体现了一种抽象的货币价值。其次,作为债务货币,信用货币与债务的产生紧密相连,它代表了一种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债务关系。再次,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意味着在特定法律框架下,它被强制接受为支付手段。最后,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通过政策调控,确保货币的稳定性和流通效率。
综上所述,信用货币以其独特的特性,不仅推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体现了货币价值的转变,更反映了信用与法律在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扩展资料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