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庸》中,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包括:“慎独”、“致中和”、“素位而行”、“存忠恕”、“行三达德~智、仁、勇”。
心理健康狭义上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发生。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它以促进人们的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健康地生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基于心理健康的临床应用,直接服务于心理健康的鉴别和诊断。但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以心理健康的本质为前提,是心理健康本质在临床应用上的具体化。基于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健康本质的关系及其在临床应用上的鉴别与诊断功能要求,我们提出以下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各成分及对象之间的关联形成的完整系统,因此心理健康必定表现为心理整体的或系统的健康。从整体和系统出发,心理健康既不是单个心理成分或要素的良好机能状态,也不是部分心理成分或要素间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这是因为单个心理成分和局部心理都无法代表心理的整体。但同时,心理的整体并不意味着心理的全部,故心理的整体和谐并不意味着心理的全部和谐。这显示即使存在局部不和谐,只要不致影响整体的和谐,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心理仍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