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项目后评价方法

admin

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是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同时遵循工程咨询的方法与原则,旨在评估项目在实现其既定目标与预期效果上的实际表现。逻辑框架法作为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影响四个层面,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形成《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表》。

对比法是项目后评价的核心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将项目实施前后、有项目与无项目、以及与其他项目进行对比,揭示项目的真实效益、作用及影响。对比法具体包括:前后对比法,衡量项目实施的相对成效;有无对比法,评估项目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异,度量项目真实的效益;横向对比法,评价企业(项目)在行业内的绩效或竞争力。

项目后评价调查是获取对比信息的主要途径,包括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策划阶段尤为重要,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项目逻辑框架,从投入、产出、直接目的三个层面出发,将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涵盖工程技术、财务与经济、环境与社会影响、管理效能等多方面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选择相应的重点评价指标,参考项目后评价通用指标,如在附件2中提供的内容。

在项目周期内,项目后评价应关注关键时点的指标比较,如项目立项、评估、设计、合同签订、开工、概算调整、完工投产、竣工验收等。特别重要的是分析比较项目立项与完工投产(或竣工验收)两个时点的指标值变化,深入探究变化原因,以获得全面、深入的评价结果。通过这些方法,项目后评价能够为项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促进项目管理的持续优化与改进。

扩展资料

项目后评价(Post Project Evaluation)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项目后评价于19世纪30年代产生在美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广泛地被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双边或多边援助组织用于世界范围的资助活动结果评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