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荆州古城墙的外形

admin

1. 通过地层解剖发现,暴露在城垣外侧的砖垣建于明初。

2. 探沟内土垣自南而北11.3米,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残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残高4.5米。

3. 在宋代土垣与明初砖垣之间,有宽0.6-0.8米、高7.3米的宋代碎砖垣遗迹。

4. 在探沟中部,宋与明初土城垣之北为五代城垣,其顶部与明初土垣基座平齐。

5. 五代时期城垣兼有砖、土结构,五代砖垣下部为保存较好、形体较薄的青砖垒砌,这些青砖规格不一,有绳纹长方形砖,还有楔形砖,显系墓砖,残高1.1米。

6. 五代砖垣上部为砖、土混合夯筑,用砖甚破碎,残高4.9米。

7. 五代砖垣所倚傍的土垣上部为五代时期,残高约6米,下部为唐代,残高约1.9米。

8. 在唐代土城垣之下,发现三国时期土城垣。三国时期土城垣深埋在现荆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内地面3.05米之下。

9. 城垣建筑方法具有三国时期特征:逐层夯筑,夯层厚,夯窝呈圆形,直径7~8厘米,深0.5厘米。

10. 探察同时出土了一批东汉至三国时期的文物典型器物。

11. 关羽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为了东御孙吴,北抗曹操,修筑、整治荆州城墙为军备之首务。

12. 荆州古城墙集水城、砖城、土城三城合一,系我国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形态,被誉为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13. 荆州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 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始于26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

15. 荆州古城墙周长被推算为11公里。经该市测绘院通过测绘仪器细致测量后,得出最新数据为11.145公里(按砖砌墙基长度计算);其中瓮城长度703米;马面长度661米;荆州城墙主体周长10.568公里(不含瓮城、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