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商业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刺激电影市场的发展。但过度的商业化就会出现迎合、低俗的内容,就会让电影步入歧途。这个度就是一个标准,一个门槛。投资者、制片者、导演的素质;电影内容的审核是否规范严格;电影分级制度是否健全等都可以是标准或门槛的参考。
扼杀了艺术、创造性或革命性。因为商业就需要市场,但除了唯美主义外,其它艺术形式的接受范围都是很小的,很难出现高票房的现象,自然就被商业化扼杀了。
所谓的创造性或革命性。不是指影片的形式或拍摄方式。是指内容的创造性或革命性。因为商业化追求的是高票房,前人走过的路是最安全的,你拍不同于现在电影市场环境的片子,要么你就有实力,要么你就要很有名,否则,就要承受亏损的局面。使得内容的创造性或革命性面临很大的挑战。我记得有个人拍了一部云南某小学的小学生们靠滑索过河上学,后来在好心热的帮助下建了一座桥,才圆了孩子们过桥上学的心愿。片子的名字我记不大清了,影片景色、内容都是很好的,但这部片子就没有张艺谋拍的那部《一个都不能少》有影响。再有,一些带有革命主义题材的电影如果没有组织地去看,恐怕票房也是问题吧!这些都说明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