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演进过程中的西方行政学说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有哪些

admin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演进

西方行政学的萌芽始于中西早期的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化、非学科化,直到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提出“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为行政学的理论基础铺垫。

1865至1868年间,德学者斯坦因在七卷本《行政学》中首次提出了“行政学”这一术语,标志着行政学开始从行政法的概念中独立出来。1887年,美学者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视为一门独立学科,这被视为行政学作为新领域确立的标志。

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明确界定了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进一步巩固了行政学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地位。1926年,怀特的《行政学导论》和1927年威洛比的《公共行政原理》对行政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理论体系。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可分为多个阶段。根据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这些阶段的划分有所不同。例如,丹尼尔·雷恩将历史划分为管理思想的三个时期,而台湾学者则根据行政学理论的演进分为传统理论、行为科学、系统理论三个时期。夏书章则分为形成、成长、科学化三个阶段,而丁煌的《西方行政学说史》则提出了西方行政学的六个发展阶段。

西方行政学的演进历程包含了多个重要时期和代表人物。在提出与创立时期,威尔逊作为行政学的创始人,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古德诺进一步阐述了政治与行政的区分。泰勒倡导科学管理,而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

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始于1919年,这一阶段的行政学家如德社科学家韦伯、美行政学家怀特、美古利克、英厄威尔和美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关注经济和效率,研究行政现象,探索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

1941年至1959年的转变与批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等变革,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受到怀疑和批评。巴纳德、西蒙和沃尔多等学者对正统行政学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引入系统观点、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理论,推动了行政学理论的发展。

综上所述,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发展及演进历程涵盖了多个重要时期和代表人物,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为现代行政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