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人才队伍,截至2012年1月,中心职工总数达到了600人,平均年龄37岁,显示出团队的年轻活力。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有52人,预备研究员28人,而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更可观,达203人。在学历方面,中心的科研人员具备博士学位的有173人,硕士学位的则有239人,显示出深厚的专业底蕴。
在学术地位上,中心拥有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通讯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其中一人还担任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际与日共存计划执行主席,这凸显了他们在国际科学界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在科研项目上,中心的科研团队成绩斐然,包括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863计划领域顾问1人,以及多个领域的专家组长和领域专家,还有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们参与了“空间天气物理预报模式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得了3+3滚动支持,并成功完成了“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
此外,中心还引进了高层次人才,如“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各1名,百人计划7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同时,有7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和1位理事,展现了中心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
在教育方面,中心拥有空间物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4个专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飞行器设计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空间物理学专业的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有9名博士后在站,研究生总数达到297名,其中包括119名博士生和178名硕士生,其中包括一名留学生,显示出中心的教育和科研实力。
扩展资料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成立于2011年7月7日。中心是中科院根据“创新2020”战略的总体部署,依托中科院空间中心成立的非法人单元,是中国科学院为支撑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成立的第一个A类中心。中心将负责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组织与实施,组织空间科学卫星项目的预先研究和立项综合论证,负责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管理、组织实施,负责空间科学卫星在轨运行管理和数据管理,协助首席科学家组织空间科学卫星的数据分析,协助组织科学产出评估,开展空间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