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古代考试的春闱指的是

admin

古代考试的春闱指的是会试。

“春闱”是指每年春天举行的科举考试,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而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春闱”指的是会试。古代科举考试通常分为3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会试是在乡试完成后,考生需要再次接受考试,通过了会试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春闱”考试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影响力和地位,不仅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也可以在文化传承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人熟悉的古代文豪,大多数都是通过“春闱”登上历史舞台的。

古代考试考什么:

1、秀才科。主考方略策,也就是计谋策略

2、明经科。又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3、进士科。唐初时进士科仅考时务策五道

4、明法科。主要考律、令知识,试策共10条,其中律七条,令三条,通八条以上可被录取

5、名字科。也称“明书科”或“书科”,主要有帖经、口试、试策三道程序,主要考《说文》、《字林》,主要考核的是文字、训诂知识和书法

6、明算科。主要考核算术,要求详明术理,考试内容主要是《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五经算》等。

7、诸史科。主要考核历史知识,其中“一史”主要考《史记》

8、开元礼科。顾名思义,主要考察的是开元年间制定的礼仪制度

9、道举。唐玄宗时举行过,主要考《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这是唐朝注重道家思想、扶持道教势力的反映。

10、武举。武则天时设立,又分为平射、武举二科目。主要考步射、马枪、马射、负重、语言、身材等等。

11、童子科。凡10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的,皆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能背诵十卷的可以授官,能背诵七卷的可以授予出身。

12、医举科。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设立,考试内容为医经方术,《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和诸杂经方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