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重晶石矿脉(低温热液矿床)
位置:康窑、刘楼至杨家
矿区为一单斜构造,属箕山背斜北翼,区内断层较发育,以近东西向断裂为主,其次有北东向断裂。断裂形成较宽的破碎带。重晶石矿脉主要沿东西向破碎带分布于寒武系崮山组白云岩和张夏组灰岩中,矿体不连续,常呈尖灭、再现现象。在康窑附近,重晶石脉宽约1m,长约50~60m,大致呈东西向展布。矿脉向南倾斜,倾角约45°。
矿石矿物以重晶石为主,白色,密度大,晶体呈板状,其次有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等,矿石呈角砾状、块状及网格状构造,明显反映出充填矿床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该矿应属低温热液矿床(50~200℃)。矿脉的分布、产出受断裂构造的控制。
刘楼附近崮山组白云质灰岩中有文石,呈旋涡状或皮壳状构造。
2.观察汝州市灵枣沟马窑村一带冰碛层
位置:汝州市灵枣沟南约50m山坡上。
此处出露新元古界震旦系罗圈组冰碛泥砾岩,灰绿色,受后期湿热氧化作用常变成紫红色。泥砾岩中局部含砂质较高,其中包含砾石,形成泥包砾。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呈次棱角状和次圆状。砾石大小不等,杂乱无章,无定向排列。有的砾石呈错断现象(即压断石),还有猴脸石、马鞍石,上部冰碛泥砾岩中砾石较少,还可见明显的层理,这是冰水沉积的特征。
冰碛层被寒武系下统泥质条带灰岩所覆盖,两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冰碛层的下部为中元古界五佛山群马鞍山组石英岩。
冰碛物与冰水沉积物的特征和区别:
1)冰碛物:由冰川消融直接沉积下来的岩石碎屑称冰碛物。冰碛物由漂砾、砾石、砂和粘土物质组成。主要特征是:没有层理,大小混杂,无分选性,砾石较少定向排列,一般磨圆度较差,常有磨光面和条痕石。冰碛物的颜色决定于基岩的颜色,其次还与间冰期气候影响有关,如原形成的冰碛层为灰绿色,受长期湿热风化后常呈红色。一般情况下,颜色越深,表示在间冰期中受湿热风化作用越强,时代也越老;较新的冰碛物,未经强烈湿热风化,颜色则较浅。
2)冰水沉积物: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营力而产生的沉积物。它的物质来源和成分、分布等与冰碛物有密切关系,主要有粗砂、细砂、粉砂及亚粘土等物质,其中含有少量砾石和漂砾。冰水沉积物具流水作用的特点,具明显的层理,分选性和磨圆度也较好。由于冰川融化的强度和冰融水的水量与气候有关,所以沉积物常为砾石与砂互层,或形成砾石透镜体,并有斜层理,其颜色也受湿热风化作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湿热风化作用越强,颜色越暗红,否则颜色较浅。